(譬喻)譬极污秽者之辞。临济录曰:“道流莫将佛为究竟,我见佛犹如厕孔,菩萨罗汉尽是枷锁缚人底物。”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Anurādha,星宿名。译曰房宿。见翻梵语。...【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p0042 俱舍论三卷四页云: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学常委】 p1381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又于彼受、触、及六处,一切实事,略摄为一,了知一切,由无常灭,名灭法已...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永平道元撰。略称坐禅仪。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普劝行者坐禅,并略示趺坐及调身法。全...【阿赖耶识阿罗汉位舍】 p0781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此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圆成实自性执无执相】 p1241 瑜伽七十四卷五页云:问:圆成实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无有执。此界非执安...(杂语)文句记十曰: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恶之定业,虽必受苦果,若众生之机,感佛菩萨为厚,则以佛菩萨之力转...(地名)Pāṭaliputra,又作波吒厘子,波吒利弗,波吒罗,波吒梨耶,波罗利弗多罗,巴连弗。本为树名。遂以名城,...(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随著众生的种类和根机,应现种种之身去化度。...(术语)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为灵妙不思议,称为神我。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称为神我谛Puruṣa,...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①,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②,威仪无缺。以...
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坛经》中记载,昔日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言下大悟道:一切万法不...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安忍难行当依教修习。 4、瞋恨生起意不宁静。 5、瞋恨生起心不...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法师答∶ 看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怎么样,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正规的...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厕孔
【佛学大辞典】
上篇:厕简子 | 下篇:厕纸 |
(杂语)犹言无法。俗曰无理无法之事。断灭法界之理之谓也。...
阿奴逻陀
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学常委
普劝坐禅仪
阿赖耶识阿罗汉位舍
圆成实自性执无执相
定业亦能转
波吒厘
决了
随类应身
神我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生活中到底什么是禅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佛教的四依法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为什么要戒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