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maya 之音译。又作三昧耶、縒么野、娑摩耶。意译时、众会、一致、规则、教理。一般多作“时”、“一致(平等...又名遍行心所,乃周遍起行之意,心若生时,此五心即相应俱起。 一、作意,即注意,也就是留意,它领导心识去攀...【现观义】 p095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决定义、是现观义。...梵语 mahāpratyavgirā-dhāranī。全称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无有能及甚能调伏总持。又作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增上心体】 p1315 摄论一卷一页云: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禅林用语。指夕来投宿一夜,翌晨即离去之僧。行脚僧夕来寺院挂单,仅宿一夜,旦朝即离去,取其夕来宿、过旦去之意,...(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子题:故妄语、默妄吉罗、说戒默妄古谓方便今为根本 含注戒本·戒经序:“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杂语)天台宗三种相承之一。龙树、惠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顺次承继天台教也。盖...【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p0720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具...(1628~1697)明末清初僧。盐城(江苏盐城)人,俗姓孙。初习世学,读书有慧思。顺治四年(1647)手刃父仇,告祭于...(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是最难对付的。前六...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一个有安住在不生灭心的人,他人生不是来受用的。 你如果是...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你把它体会看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人的心境:生擒活捉不费吹...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座山地处偏僻,离城有四、五十里之远,比丘们每天到城里乞食,...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们只看的见眼前的蛋糕,而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有大餐。我们通常都...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啊!嗔更是障碍我们修行的根本;我们经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耳。故毁我者,则人凶而我吉。誉我者,则人吉而我凶。又毁誉生...
决了
【佛学大辞典】
上篇:收管 | 下篇:决定 |
亦名:过限索衣价戒犯缘、过限忽切索衣价戒犯缘、忽切索衣戒犯缘 子题:默索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犯:一、...
三摩耶
遍行
现观义
大佛顶陀罗尼
增上心体
旦过僧
法式
说戒默妄定罪重轻
九祖相承
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原志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净界法师:把顺逆境当成我们往生的资粮

安了一个「我」,修行统统卡住了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化解嗔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