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irasā''''bhivandate。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作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其义同于五体投地、接足礼。及印度最上之敬礼,以我所高者为顶,彼所卑者为足;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即礼之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释门归敬仪卷下] p484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西域古王国。又称渠沙国。即今新疆省莎车县,位于塔里木河上流,首都为叶尔羌。南通印度,西通阿富汗,乃边防交通重...(传说)智度论一曰:如提婆达多大弟子俱迦离,无信法故堕恶道中,是人无信,于佛法自以智慧求不能得,何以故?佛法...【行舍】 p0605 成唯识论六卷四页云: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阿育王经》,十卷,梁代僧伽婆罗(古代扶南国来中国僧人)译。是记述印度阿育王崇护佛法的事迹,以及摩诃迦叶乃至优...记载经文之卷帙,称为经卷。一般指经典,或佛典。法华经卷四所谓之“经卷”系指书籍而言,为梵语 pustaka 之意译。...【三种成就】 指唯识宗所说的种子、自在、现行三法。成就为‘得’之异名。有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术语)禅规谓久参之弟子入师室参问道也。是勘责弟子之得分者,故非久参之人则不许之。在古时则临机行之别无入室之...经纶中说,佛世时在印度总共有九十六种的外道。华严经说:令一切众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无常无智有七种因】 p1089 显扬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复次何因缘故,于无常性,无智起耶?颂曰:由放逸、懈怠、见、...(术语)真智之知也。释氏稽古略三曰: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毗柰耶】 或毗尼。什师云:毗尼,秦言善治。谓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圆觉钞云:此云调伏,谓调练三业...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惑,亲证三德,复本具之佛性,成无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个世间所有执着的东西学会放下。你要知道,你执着于一个人,这...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则尚难化及妻子,况乡邻乎。果能真诚无伪,虽...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映着许洁溪师姐盈满笑意的脸庞。第一次与她面对面,很熟悉却有...○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功利思想弥漫的社会,一切都在向钱看。人们往往以收入多寡、职位高低来衡量人的价值。 我承认有钱的确好办事,但是...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倘急...
顶礼
【佛光大辞典】
上篇:顶禅 | 下篇:顶门眼 |
缘起者,谓烦恼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法现在前故,不正思惟现前起故,如是烦恼方乃得生。烦恼随眠未永断者,彼品粗重...
莎车国
俱迦离无信堕恶道
行舍
阿育王经
经卷
三种成就
入室
九十六种外道
无常无智有七种因
真知
毗柰耶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欲利人,先须克己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富商的快乐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