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澄照赞。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五册。本经记述授三归依、五戒、八斋戒及菩萨戒之行仪。五戒、八戒各设八门,八戒之戒相系依据长爪梵志经;菩萨戒不设别门。 p47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公案)肃宗问师:如何是九十身调御?师乃起立曰:还会么。曰:不会。师曰:老僧与过净瓶来。见传灯录五,会元二,...(名数)小乘之果佛,不断不染污无知,故闇于世间之事法,其事虽多,十不知境其首也。一味,诸法之滋味也。二势,损...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色】 色为物质存在的总称,与心对称。在五蕴中称为‘色蕴’,在‘五位百法’中称为‘色法’。色的意义,如《五事...【最极捒择】 p1155 杂集论十卷十页云:最极捒择者:如所有故。...伟大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缘觉菩萨虽有觉悟但不大,只有佛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称为大觉...(职位)掌涅槃堂事者。...(术语)或云支提。或云制地。支提,制地,本是塔庙之名,即浮图别号。义翻为积集。亦云聚相。...【一切利行】 p0006 瑜伽四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菩萨一切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亦名:邪佛之法宝、调达执九邪破佛九正、九邪破九正 子题:法非法、律非律、犯非犯、若轻若重、有残无残、粗恶非粗...又作雨花瑞。释尊将说法华经而入于三昧时,从天降下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等四种花,此现...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当中的德行特点是无倒乱第一禅定...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土法门于理极为圆顿究竟,于事极为胜异方便。净业行人以深信切...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们不想让它发生,但它还是发生了。如何面对无...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所以,我们才皈依他。换句话说,他解决了烦恼,我们今天来求他...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认知佛法到依法修行,我们用种...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出一种半透明的物质用以疗伤。经过很长时间,那粒沙子被层层包...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若疑...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恒常观...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佛光大辞典】
上篇:略念诵法 | 下篇:略教 |
(术语)Rakṣa,译曰拥护。见大日经疏九。...
南阳净瓶
十不知境
受戒灌顶
色
最极捒择
大觉
涅槃头
支陀
一切利行
十八法
雨华瑞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懂得因祸得福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