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磨二入四行说中,四行之一。谓既已发心,即不求一切世间欲乐、名闻利养,除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外,别无所求之态度与行为,称为无所求行。若有所求,则处处贪着,必有求不得之苦;若无所求,则无诸苦,得大自在。(参阅“二入四行”167) p50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诸有为法何故生灭】 p1358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一页云:问:诸有为法生时,为体是生法故生?为与生相合故生耶?...为十魔之一。即贪着自己所修之善法而不再精进之意。此魔能障碍正道,使修行者丧失智慧眼,故旧华严经卷四十二离世间...又作沐魄太子、墓魄太子。为释迦牟尼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名。谓昔为波罗奈国之王子时,端正聪明,无可与比。年十三...(杂语)信忍证明其事也。无量寿经上曰:幸佛信明,是我真证。...(杂名)人死后之四十九日也。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非有异熟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异熟法云何?谓声处,及非有异熟十一处少分。...又名根本惑,或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是,为二惑之一。...【欧阳渐】 杨仁山的弟子,是民国初年的唯识学大家。渐字竟无,以字行,江西宜黄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一)...(天名)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你、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脏食之。...此有四义,即:(一)就字体而言,指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如摩多(母音)十二字、体文(子音)三十五字等各别偏立,...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类。 第一个是叫契经。 契经,本来经的解释也就叫契经,那么这个地方又叫...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的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它是等流性的,它从过去生...时常有人问我: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虽然每次我的回答都不一样,但是,末了,我往往会给他们总结一句:其实,当...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没手或没脚,是否还应该将他生下来?将他生下来是否会使他遭...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况男女贵贱,智愚贤否乎。其升沉六道,轮回不息者...和人闲谈的时候,只要谈到佛教的话题,对方就会问,为什么会信佛?经常到庙里去吗? 信佛是因为觉得佛所讲述的道理...
无所求行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所有处 | 下篇:无所著 |
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有三种人令有情众生获大利益,纵然尽形寿以各种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缘供养之...
诸有为法何故生灭
善根魔
慕魄太子
信明
七七
三尊来迎
非有异熟法
本惑
欧阳渐
荼吉尼
半字满字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教经典的三藏十二部分类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