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众生之机根也。止观大意曰:起十界身,能随顺物机。因明大疏序曰:应物机于双树,浃至教于尘洲。...(杂语)举一法之礼,全摄收他法之体也。又作举体全收。五教章中所谓:二义镕融,举体全摄。即其例也。...三种三宝之一。历史上实存之佛,即指于印度成正觉之佛身释尊为佛宝;佛陀之正觉内容、所说之法为法宝;修学佛所说之...即指常沉沦于迷界,不得出离之众生。又作常没凡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比喻河如生死大海,洗浴如出家受戒有清净功...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谓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于净土宗,指阿弥陀佛引导众生,众...【欲寻俱害】 p0986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欲寻俱害?答:如有一类、起贪缠故;污夺他妻。彼夫觉已;遂于...【毗柰耶】 或毗尼。什师云:毗尼,秦言善治。谓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圆觉钞云:此云调伏,谓调练三业...【五顺上分结】 p0269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问:若阿罗汉永断三界一切烦恼;何故但言永断一切五顺上分结,得阿罗汉...(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为论议经。智度论三十三曰:论...云何想受灭解脱?谓依止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超过诸余寂静解脱,住于似真解脱具足住中心心法灭,为解脱想受灭障。此显...(譬喻)明之炬火,以喻般若之智也。万善同归集五曰: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欢迎大家来道场白华庵听法,结这个殊胜的法缘。今天给大家讲一则七天报恩的故事。 其实在...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取相。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由于我们个人的业...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种事呢?一、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就由于写作过多,过度使用手肘的结果,就得了「网球肘」。经常...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事如堤。长江大河去堤圩,则决定横流...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
三尊来迎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尊佛 | 下篇:三惑 |
弥勒佛将来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的众生,叫做龙华三会。...
物机
举体全摄
现前三宝
常没众生
接引
欲寻俱害
毗柰耶
五顺上分结
论议经
想受灭解脱
明炬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七天报恩的故事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五件不可得之事
忙到没有办法休息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