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举一法之礼,全摄收他法之体也。又作举体全收。五教章中所谓:“二义镕融,举体全摄。”即其例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名大方等,方是方正的意思,广是广大的意思,是诸大乘经的通名。...小乘既求脱离世间而得解脱,故有对治世间系缚,获得解脱之法。广说甚繁,兹略标义,详参见下章。...据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载,世间有六种凡常之力,即:(一)小儿以啼泣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有啼哭。(二...结夏安居的日子完毕了,即七月十五日。...亦名:姓卑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卑姓有五:一、拘凑,二、拘尸婆苏昼,三、迦叶,四、阿提梨夜,五、婆罗堕。...又称第三时教。乃法相宗所立三时教之一,谓佛陀一代之圣教可分类为三时,其第三时即称中道教。于此时之中,佛陀普为...(修法)佛部为息灾法,莲华部为增益法,金刚部为降伏法。见悉地经一,大日经疏三。...(1150~1219)金代僧。济州任城(山东济宁)人,俗姓王。字虚明。七岁,依济州崇觉院圆和尚出家,十三岁受具足戒,...指圆觉经所说之三种观法。即:(一)奢摩他观,奢摩他,意译作止,谓静止心念而入于涅槃。(二)三摩底观,三摩钵底,...(术语)公案名。又名禾山四打鼓。禾山无殷对于学人所问,避迂远曲折之问答,示真谛一窍,意在言外,打鼓之响,反在...(名数)谓犯四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者。...无量义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问: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 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做不到那么坦...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却是极注重于道德行为的实践。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在日常生活行...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到修净宗念佛法门要发愿,发愿所要参考的依据,是阿弥陀佛四十...
悠悠泛泛,对生死心不切。有点时间就念一念,没有时间或者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今天身体不好啦,就不念了;明天身...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
举体全摄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举哀 | 下篇:戴塔吉祥 |
【婆罗】 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魏金刚云:毛道凡夫。应法师云:梵语嚩罗,此云毛。婆罗...
大方广
对治
六种力
安居竟
卑姓
中道教
三部护摩法
教亨
圆觉三观
解打鼓
六罪人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这种人不叫有净土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