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navarāgra-?ūnyatā 或 anagra-?unyatā。十八空之一。与“无际空”同义。万法由因缘而生,亦由因缘而灭,由此理推之,则世间一切法,实为无始。万法因缘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故,诸法皆空;因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故称无始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四、十八空论、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参阅“十八空”353) p509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乃对念佛而论自力定、散诸行之谓。杂善,指念佛以外之自力善根,如持戒、造像、造塔等善行。随缘杂善即指顺应机缘,...(?~1561)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俗姓源。字龟年。幼年出家,礼特芳和尚剃发受具足戒,偏游诸山,亲近建仁寺桂月...为华严宗所立四法界之第一法界。指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为“理法界”之对称。即宇宙各种事物皆各有其区别与界限...(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术语)起信论所说六粗相之第二。分别违顺二境因而起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位于浙江杭县西南高峰下。据大明一统志所载,烟霞洞在杭州府城南十六里,洞中旧有石刻罗汉六尊,吴越王别刻十二,共...(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依他起自性成立道理】 p0772 显扬十六卷九页云:如是成立遍计所执自性已;为欲成立依他起自性故,当说成立道...托于浅近事相而显出深妙法理之法门。...(术语)常智所照之境,离一切生灭之相,故云常境。经云世间相常住即是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悔】 p0948 成唯识论七卷一页云: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卽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要是过了,势必过犹不及。 有这么的一个人,朋友邀请他到...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瞋恨心,喜欢斗诤,动不动就骂人、打架,有的时候一骂,把最恶...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下,如果你是学生,那就安住当下好好学习;如果你是老师,那就...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观当下这一念不起二念,不起二念明明了了、历...我曾经看过乡下人家做竹扁担,愈是上等的竹子,所做出来的扁担愈是细巧,很能负重。有时候扁担看起来似乎就要断了,...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 大安法师答: 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两度担任宰相。据说,其葬父之地是可出宰相的风水宝地,而这宝...
无始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始无终 | 下篇:无孔笛 |
(术语)Asava,阿字为如来部,娑字为莲华部,嚩字为金刚部,以此三字统摄胎藏界之一切真言(胎藏界分三部)。大日...
随缘杂善
禅愉
事法界
显示
相续相
烟霞洞
三大
依他起自性成立道理
托事显法生解门
常境
悔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随顺世缘离纠缠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圣严法师《柔顺的扁担才能负重》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