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严宗所立四法界之第一法界。指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为“理法界”之对称。即宇宙各种事物皆各有其区别与界限,如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参阅“四法界”1717) p30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回向菩提声闻】 p0939 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若回向菩提声闻种姓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Jiaxingzang 明末清初刻选的私版藏经。又名《径山藏》。发起于明嘉靖末隆庆初。到万历七年基本确定。万历十七年...(界名)Sudarśana,七金山之第四,译曰善见。瑜伽略纂一曰:苏达梨舍那,苏者善义,舍那见义,即善见山。见彼山形...(一)位于江苏吴县西北虎邱山(又称武邱山、武丘山、虎丘山)。号称十刹之第九。又称虎阜寺、虎邱寺、武邱寺、报恩寺...(仪式)为恭敬所尊而右绕三匝者,乃表仰望之至诚也。...又作七处隆满相、七处满足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谓佛两足下、两手及两肩、颈项等七处,皆平满端正,柔软微妙。此系...【说正法教】 p1285 瑜伽二十一卷五页云:云何名为说正法教?谓卽如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哀愍一切诸声闻故;依四圣...(譬喻)仰针于地,自天上投芥子,欲适中其针锋甚难。以譬佛出世之难遇也。南本涅槃经纯陀品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净天眼】 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卷十三曰:‘已得静正住。逮得净天眼。’...梵名 Bodhisattva-bhūmi。凡十卷(或八卷)。又称菩萨地经、地持经、菩萨戒经、菩萨地持论、地持论。北凉昙无谶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编者按: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家和死亡人数都史无前例的战争浩劫,带给全人类心灵深处永不能...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着,绕来绕去,累得要命,好不容易到了终点,突然发现还有一条...
信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暇满难得,快去净土。所谓暇,不是单纯指有时间的闲暇,更多...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今天所...
通常菩萨戒有: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有名出发心菩萨戒(俗称六重二十八轻戒)。以及梵网菩萨戒,即究竟菩萨戒(俗称十...
杨震是东汉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汉末吏治腐败,众多王公大臣成了贪官,又将不义之财大言不惭传给下...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一念心性之中,所以不必求生距此十万亿佛土之遥的净...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
事法界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事供养 | 下篇:事度 |
(譬喻)恶觉譬如风,定譬如壁,壁定坚固,则觉风不能入也。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同辅行曰:壁...
回向菩提声闻
拔济
嘉兴藏
苏达梨舍那
云岩寺
三匝
七处平满相
说正法教
针芥
净天眼
菩萨地持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素食使死亡率下降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八念法门

受持菩萨戒之功德利益

传子以金不如传子以德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