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Sudarśana,七金山之第四,译曰善见。瑜伽略纂一曰:“苏达梨舍那,苏者善义,舍那见义,即善见山。见彼山形善多生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术语)佛之说法,随于众生之乐欲,随于众生之机宜,随于对治众生之所迷,随于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诃止观一之...【随转义】 p1366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十九页云:问:何故名随转?答:相随顺义,是随转义。相摄益义,是随转义,办一...唐代僧。龟兹国(新疆库车)人。又称勿提提犀鱼。住于屈支城西门外之莲华寺,除西域诸国之语言外,兼通梵、汉语言。...(物名)为信号之幡也。祖庭事苑三曰:今晋朝,唯白虎示信,用鸟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鸿雁燕乙,有去来之信是也。...【住不律仪者】 p066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七卷一页云:云何住不律仪者?谓有十二种不律仪家。一、屠羊,二、屠鸡...又叫做自证,即自己证悟的意思。...指行布施时,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者,不执着为实有,而达到空之境界,称为清净施。[宝雨经卷一](参阅“三轮体空...(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修法)大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三昧品曰:于寂静处庄严道场,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戒本疏·持犯方轨:“止犯,以对作持。所对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戒疏记卷四·四九·一二) 戒本疏·持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十善业道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
佛与五百大比丘众在阿逾阇江水边时,一日,大均头在寂静无人之处,想着:有没有能够恒久增益功德的事呢?于是,均头...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接物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圣...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的心情欢喜吃牛奶,还有所有牛奶的制品,那个时候我心中对牛奶安立非常好的名言,我总是觉得牛奶...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掩次林中。当时,有长者子,名为坚固,来拜谒佛陀,他顶礼佛足...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的种子,亦是积福的根苗。 4.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利...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的长子,其功德广如虚空、深如大海、高...
苏达梨舍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苏达拏 | 下篇:苏钵剌尼 |
(术语)梵语底栗车Tiryagyoni,畜生新译傍生。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为啖食或为驱使畜养此生。傍...
二十五神
四随
随转义
莲华精进
信幡
住不律仪者
己证
清净施
波罗提木叉
大念
止犯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有七件事可以使功德利益增胜

印光大师谈《心经》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痛苦和压力是心中那个影像给你的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慈悲语二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