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986)宋代僧。江苏常熟人,俗姓路。字修己。年十三闻诵弥陀经,遂出家,初学南山律,未久,随从钱塘慈光院志因转习天台教观。通法华、金光明、止观等玄旨,辩才无碍,人莫能敌,时称“义虎”。时,天台经籍遇会昌之废佛,多已湮没,师乃反覆思索十妙之始终,研核五重之旨趣,讲玄义、文句、止观二十余遍,法华大旨得以复传。师常日一食,不离衣钵,不蓄财货,卧必右胁,坐必跏趺,不言俗事,不喜交游,虽衮公豪族亦不屈就。接引学徒甚严,常叹无戒者多,先诲以净业,后不问贤愚悉示一乘圆意。宋雍熙三年八月初,自知临终将近,绝食禁言,一心念佛,至二十五日为弟子说止观旨归、观心大义后,即端坐示寂,世寿七十五。其门下以灵光洪敏、奉先源清最著名。宋以后天台宗分山家、山外两派,以晤恩为山外之鼻祖。著有三大部、金光明玄义文句、金錍论等。[宋高僧传卷七、佛祖统纪卷十] p46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指人身四大不调中之风大不调。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若四大不调,则有疾患。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进药方...为华严宗所立断惑说中之用语。又作一断悉成。华严宗以“法性融通、缘起相由”二门为根本教义,由此论说诸法“一即一...不净谓尘,不实谓妄。尘妄则指一切生死之境界。明神宗续入藏经序:“使人破尘妄之迷,以印妙圆之体。” p5763...与根本烦恼同义。即众生所具之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恶见又分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位于山东济南城南。山壁凿有凸形佛像,大小不下千余,故有此称。原名历山,相传昔时虞舜曾于此耕作,故又称舜耕山。...此语出自拉丁语 idola,原意为形像、姿态。后有表示妨害正确认识之偏见、先入为主之观念等义,则始自义大利人布鲁诺...(术语)四生中之二。有水气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谓之湿生。化生者,不藉父母之因缘,从莲华等自然变化出生者。...(术语)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界之恶法及佛界之善法,总具十界三千之善恶诸法也。天台始发之...(名数)二转依之略。...【色共相三种】 p0570 瑜伽六十五卷八页云:诸色共相,亦有三种。谓一切色,若据方处各别安立,若可宣说方处差...为禅林葬仪行事之一。秉持火炬行荼毗(火葬)之意。葬仪时,导师秉炬,以之象征火葬亡者。旧说秉炬与下火、下炬同义...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谋取私利。如《五分律》云:以谄心、曲心、嗔心、恐怖心而取...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两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我们看这地...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希望诸位...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营养教育外,重要因素还在先天。所以在怀孕之前,首先应注...久远以前,在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有无碍的智慧,能够知道自己的宿命,以及过去未来一切善恶苦乐...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种子。人这一生关键的是建立一种积极正确的信念系统。比如,大多数中国人相信左眼...
晤恩
【佛光大辞典】
上篇:晚粥 | 下篇:晨夕参扣 |
(物名)乐器名。又云大蛮琴。晋阮咸始造之,故名。其形似琵琶而圆,颈长而不曲。...
婆哆
一断一切断
尘妄
根本惑
千佛山
偶像
湿生化生
性具
二转
色共相三种
秉炬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静坐的好处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佛像开光仪轨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墓魄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