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界之恶法及佛界之善法,总具十界三千之善恶诸法也。天台始发之,荆溪,四明,盛详述之。他宗虽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恶,台家独谈性具恶也。因之天台分之为别圆二教,以他宗之极说未尽性具,总谓之别教。观音玄义记二曰:“九界望佛皆名为恶,此等诸恶,性本具不?答:只具一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缘因了因有性善,亦具性恶。观音玄义上详说之),他皆莫测。”佛心印记曰:“是知今宗性具之功,功在性恶。”妙宗钞上曰:“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则无同断同悟之义。”同下曰:“荆溪云:他宗不明修性,若以真如一理,名性随缘差别为修,则荆溪出时甚有人说也。故知他宗同极,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是指华严宗也,然贤首之菩提心章曰:“随举一门亦具一切,随举一义亦具一切,随举一句亦具一切。然此具德门中,性具善恶。法性实德,法尔如是。”是分明有性具之说也(蕉窗漫笔上)。教行录三教门杂问答曰:“问:一切大乘经论皆谈一切众生本性清净,台宗明性具十界,六既是秽,如何合诸经论?答:十法界六秽四净,台宗既云性具,即是性恶法门,安得不清净乎?明此应具二义:一约情智说,二约迷悟分。情智者,犹言以情分别诸法皆邪,离情分别诸法,分别皆正。今圆人应用佛眼种智了达一念染情,体具十界,互融自在,则一切诸法,悉皆清净,荆溪所谓知刹那染体悉净者是也。二约迷悟分别,当知迷则十界净秽俱染,悟则十界净秽俱净,台宗所明十界性恶法门悉皆清净者,正约悟解边说也。故荆溪曰:三千在理,同名无明,岂非迷故三千俱迷也,三千无改,无明即明,岂非悟故三千俱悟乎。然此二义犹是对修门说,若直约平等法界言之,则非修非性,非迷非悟,非净非秽,一切众生不劳造作,本性灵明,具足十界,不受诸垢。故经曰:五道清净不受色,学此者有即成大道,岂非一切众生法界本净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称正根。小乘有部等将眼耳鼻舌身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扶尘根即指眼球、耳穴、鼻柱等可见部分,胜义根则以扶尘...乃三论宗用以比喻空观之语。谓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之中无人我(乃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p099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四页云:然得、总有四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异生】 此在佛经中指‘凡夫’而言,谓不同于圣者的生类,亦称‘异生类’。又、凡夫造作种种善恶之业,造善业者生...【流转杂染品事】 p0914 瑜伽一百卷十一页云:云何流转杂染品事?谓六识身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事。若蕴界处事。若...巴利名 Avguttara-nikāya。为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之增一阿含经。共计十一聚,一七一品,二二○三经...“学林坊主”与“学寮坊主”之对称。指偏于僧堂修行而疏于佛法义理研究之僧人。亦为不通世情之禅僧之贬称。 p6555...【如来灭后为有无等】 p0581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又如有问:如来灭后,为有无等?此于世俗、及胜义谛、所有...比丘的粪扫衣,亦即头陀比丘的法衣。...(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五种衰相】 p0264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有诸天子、将欲没时,五相先现。一、衣无垢染,有垢染现。二、鬘旧不萎,今...八大人觉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龙藏本)...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也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来?是什么意思?三宝殿指的是哪里?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指佛教...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国时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时,负责管理蜡烛。他很笨。有一年...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世二重因果的观念,对我们人的生命描述非常的精妙,一环扣一环...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时间从一日到百日,这里的一日是指短暂的时间,百日:也不是100天的意思,而是表示长久。因...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所有的菩萨、佛都是男人身,丈...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从世间的身心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
性具
【佛学大辞典】
上篇:性我 | 下篇:性命 |
(杂名)葬送时,埋于土中之钱也。谓以钱寄于冥土之府库请免亡者之罪也。盖汉魏以来之俗习,一云瘗钱,日本谓之六道...
胜义根
瓶中无水
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异生
流转杂染品事
增支部
丛林坊主
如来灭后为有无等
衲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五种衰相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十二因缘法

「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何含义

观音菩萨是男身还是女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