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塞羯罗伐摩,梵名 Bhāskaravarman。为七世纪东印度伽摩缕波国国王。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婆塞羯罗伐摩王,好学礼贤,虽不淳信佛法,然敬慕博学之沙门;听闻“至那国”沙门(即玄奘)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修习佛法,即再三殷勤延请,并表白仰慕大唐、希冀朝贡之心愿。 p44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夜摩天,华译时分,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三天名。...南朝刘宋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幼而好学,笃志经史、天文、算术。及长,精通佛理,兼究明毗昙,尤善解大涅槃经,...(术语)猛火之聚积。依罪业而在地狱所感者。正法念经十一曰:彼不善业,作而复集,势力坚,所得果报,有大火聚。(...【寿尽】 p1270 杂集论六卷五页云:云何寿尽?谓时死。此约时没说。由所引寿时分究竟,应时死故。...指苦、空、无常、无我等四种正见。正见(梵 samyag-drsti),即指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术语)Śūnya,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唐代为控制僧尼人数,禁止私自出家而设立之制度。度僧时,令其读诵经论,且陈述其义,以试验学力。佛祖统纪卷五十一...(譬喻)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悉昙字 (oj)。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原于吠陀为应诺之义,又用为咒文及祈祷文首先发音之圣音(...全一卷。隋代智顗述。略称坐禅法要、童蒙止观、小止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初学者叙止观坐禅之要门,相传乃...【有不相应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不相应法云何?谓无漏心心所法,及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讲) 我们有这个殊胜的因缘,我们在三天当中来跟大家讨论有关...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则林中缴用多,诸人奔走辛苦,家中...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一定要有人修道,否则就是祖师讲的广造伽蓝,不体道本,天堂...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不好办。我们前生也可能种了善根,今生出家了,出家得有点善根...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后引申发展出以下几种意思:第...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众生,...
婆塞羯罗伐摩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婆须蜜多 | 下篇:婆稚阿修罗 |
【五净居天生处】 p0279 显扬二卷九页云:若杂修下品世间及无漏第四静虑者;受无烦净宫天生果。若杂修中品者;受无...
夜摩
僧含
火聚
寿尽
四正见
舜若
试经
死尸
唵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有不相应法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