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北周甄鸾撰。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命司隶大夫甄鸾评论佛、道二教。翌年二月甄鸾上奏本书,其序曰(大五二·一四四上):“为笑道论三卷,合三十六条。三卷者,笑其三洞之名;三十六条者,笑其经有三十六部。”各条皆引道书,论其说之浅薄,不足采信。然武帝崇信道教,已决定废佛,对此大为不快,即于殿中焚烧之。[广弘明集卷九] p42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比丘尼师徒相摄诸行、师徒相摄 子题:摄弟子有二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相摄诸行。尼以无伴,多度非法之人。...(杂名)龛前所读之疏文。百丈清规所谓:乡人法眷作祭文。是也。...(术语)就心识之真妄而立三识之不同:一、真识,自性清净心也。第八阿赖耶识,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净也。谓其...(一)天人之衣。据长阿含经卷二十载,四天王衣重半两,忉利天衣重六铢。即谓天人之衣重量甚轻之意。 (二)指羽衣。往...众生二种根性之一。指不随他人教语,任由己意而行者。反之,随顺他人教语而行者,称为爱行。众生机品虽有万差之别,...依天台宗所立之教判,谓般若经宣说诸法皆空之理,乃欲以之涤荡淘汰声闻之法执;又般若经乃会通一切法而为大乘者,欲...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如实知就是所知与真如实相非常吻合。...(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无阿罗汉等】 p1071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四页云:诸有此见,世间无阿罗汉。此谤道邪见;见道所断。此谤道邪见...(名数)开会五种正行之第五为六种。如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是也。...【士用依处】 p0228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九、士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者作用。卽除种子,余作现缘。...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看搅拌机。在工地上看机子,平常呢,他是念观世音菩萨,念观世...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什么相不理它,就叫寂灭忍,都寂静下来,不躁动,不粗暴。 ...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国的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衍慈法师答: 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有一次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带着许多天子和天...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切,万缘放下,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 会信仰佛教或出家,...逢年过节,大酌小宴,无不腥腥相惜,满盘荤腥。略涉佛法的人劝我吃肉,称学佛人不能机械理解佛法,要敢于酒肉穿肠过...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
笑道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笑云清三 | 下篇:笑隐大欣禅师语录 |
全一卷。又称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月童子问法经。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频婆娑罗王之子宝月请问...
尼师徒相摄诸行
龛前疏
三识
天衣
见行
般若淘汰
如实知
国清百录
无阿罗汉等
六种正行
士用依处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谁有资格「酒肉穿肠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