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经典之意。广义而言,指密教经典之总称。狭义而言,则指密教经典中之三部秘经或五部秘经等特定的、极深密的经典而言。三部秘经即大日经(七卷)、金刚顶大教王经(三卷)、苏悉地经(三卷)。至于五部秘经则为前三部秘经加上要略念诵经(一卷)与瑜祇经(二卷)。或言要略念诵经乃大日经卷七之同本异译,本即包摄于大日经中,故须代以略出念诵经(四卷)。 p42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禅堂内之西南床。又作立僧板、汾州板。乃后堂首座分手位之板,故称分手板。 p1315...(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音译战达罗钵剌婆、旃陀婆罗脾。(一)印度古帝王之名,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此...(名数)开会五种正行之第五为六种。如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是也。...天上之如意树。此树随天意而转,悉遂所求。[慧琳音义卷二十五] p1362...子题:僧事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善见云,癞癣二病,不问赤白黑,下至如爪;若在露处,增长不增,俱不得度。屏处...【他心智加行】 p0487 大毗婆沙论九十九卷十三页云:问:修他心智加行云何?答:施设论说:初修业者,于世俗定,已...(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戒学有三】 p0693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梵语 mrga。又作舍么攞(梵 ?ambara)。为哺乳类之兽。盖佛于鹿苑初转四谛法轮,遂以鹿为转法轮之三昧耶形。据毗奈...梵名 Ratnavarman。意译宝铠。系佛陀过去世为迦良那伽梨(意译善事)太子时之父王。据贤愚经卷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所载...(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国的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衍慈法师答: 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有一次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带着许多天子和天...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切,万缘放下,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 会信仰佛教或出家,...逢年过节,大酌小宴,无不腥腥相惜,满盘荤腥。略涉佛法的人劝我吃肉,称学佛人不能机械理解佛法,要敢于酒肉穿肠过...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
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于念住,念住不是我们坐这儿不动、入定叫念住,念住是随一切事...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文187字,用医家记叙中草药的语气,标本互喻、浅深相济,把钱...
秘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秘奥 | 下篇:秘藏 |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如实知就是所知与真如实相非常吻合。...
分手板
国清百录
月光王
六种正行
天意树
癞病
他心智加行
无所有
戒学有三
鹿
勒那跋弥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谁有资格「酒肉穿肠过」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