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Ratnavarman。意译宝铠。系佛陀过去世为迦良那伽梨(意译善事)太子时之父王。据贤愚经卷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所载,提婆达多常欲加害佛陀,佛陀却常怀慈愍心,阿难疑而发问,佛陀遂为说此本生谭,谓过去世时,阎浮提有一国王,名勒那跋弥,虽有五百夫人婇女,然久久无子,后由梦中天神之指示,感得城外林中二仙士投生王家,一子为波婆伽梨(意译恶事),另一即迦良那伽梨。勒那跋弥王曾听从太子之言,将国库所藏珍宝衣食等,大部分施予贫疾孤老。当时之迦良那伽梨即后来之释迦牟尼,勒那跋弥即净饭王,波婆伽梨即提婆达多。[翻梵语卷四] p439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十真如之一。于十地中第二离垢地所证之真如。是地持极净之尸罗故。于证亦具无边之功德,于一切法最胜,故名...谓涂有毒料,使人闻其声即死之鼓。禅宗以此比喻师家令学人丧心或灭尽贪、瞋、痴之一言一句之机言。景德传灯录卷十六...(经名)说佛济度央崛摩罗之事。大乘部摄,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又作知浴、浴司。禅林西序六头首之一。禅院中司浴室之职务。凡遇开浴,于斋前挂开浴牌,并铺设浴室,点视柴火炭煤等...(一)梁代僧。佚名。梁武帝时,居于拾宝岩,每隔十日则坐禅入定,身心寂静。间或绝粮半月,然精神反显怡然安适。夜行...(术语)烧香之真言。译曰遍至法界。烧香之功德周遍于法界也。大日经疏九曰:达摩驮赌拏檗帝。译云遍至法界也。...(一)总持之法门。总持,为梵语 dhāranī(陀罗尼)之意译,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五种乐之一。为色界初禅天之乐。即初禅天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而生禅定喜乐。[华严大疏钞卷十三](参阅“五乐”...(人名)Chaṇḍaka,新作阐铎迦。译曰乐欲。佛出城时之驭者也。后出家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恶口之性不改,谓之恶...【众同分】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众者大众,同者相同,分者一部分。意谓与大众相同的一部分,如人与人同,天...【种类生死】 p1260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有情世间、名种类生死。...(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得人天的富贵果报,甚至因此而堕落恶道,你相信吗? 般若经论...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人吃长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了,不吃肉就不能下饭,再加...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礼。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皆以肉为表示诚孝恭敬...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板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恨、愤怒等都是瞋心的表现。与其他不良心理相比,瞋心的破坏力...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大安法师答: 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大家体会这法性土,可...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这时,佛陀向舍利弗说:...
勒那跋弥
【佛光大辞典】
上篇:勒沙婆 | 下篇:勒那摩提 |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与竺法护所译十七纸之下生经(已佚)、鸠摩罗什...
最胜真如
涂毒鼓
央崛摩罗经
浴主
伏虎禅师
遍至法界
总持门
远离乐
车匿
众同分
种类生死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为何却堕落在恶道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