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本二卷。高丽僧觉训撰于一二一五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记载有关朝鲜高僧之事迹。全篇之组织不详,现存本唯最初之二卷,卷一标“流通一之一”、卷二标“流通一之二”。卷一首附流通篇总叙(论曰),次为同卷之目次,共列举顺道、亡名、义渊、昙始、摩罗难陀、阿道(附载黑胡子、元表、玄彰传)、法空、法云等诸师之名,次揭出诸师之传。卷二初列举觉德(附载明观)、智明(附载昙育)、圆光、安含(附载胡僧、汉僧、昙和、安和)、阿离耶跋摩、慧业、慧轮、玄恪(附载玄照、亡名二人)、玄游(附载僧哲)、玄大等诸师之名,次记载以上诸师之传。各传末尾多附“赞曰”。可知其编制系模仿我国梁高僧传之形式。又卷二末阿离耶跋摩以下诸人系转载唐代义净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为朝鲜最古之官撰僧传。[朝鲜佛教通史上、朝鲜禅教史] p41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一)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日本天平胜宝六年(754),唐僧鉴真抵日时,于奈良东大寺大佛殿前建筑戒坛,为圣武天皇以下四百人授菩萨戒,是为日...(1602~1681)清代僧。江西萍乡人,俗姓王。字灰如。初习儒业,年三十依绣林自性出家,从大树证公参究。复参天童、...又作无漏有为,即指有为的无漏之法。俱舍宗认为在四圣谛中,苦、集二谛为有为有漏法,灭谛为无为无漏法,道谛则虽为...(术语)实相之妙理,是为第一义,故云第一,离一切言辞之相,故云寂灭。即涅槃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第一寂灭,以...梵名 Grdhrakūta,巴利名 Gijjha-kūta。又作祇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菩萨)文殊师利名,菩萨其位也。...梵语 aksara。又作恶刹啰、阿察啰、罗刹罗、恶察那、阿乞史罗。译作字。又为音节、韵、语之意。即指文宇,由其不变...【麤重相】 p1472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麁重相?谓若略说、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麁重相。此无堪能不调柔相...梵语 styāna-middha-āvarana。五盖之一。又作惛沉睡眠盖、惛眠盖。盖,烦恼之异名。睡眠盖,即睡眠与惛沈之并称。...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净;第三,供品清净。 第一、福田清净。 佛和菩萨具有圆满的智...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的时候,佛陀对人天安乐的果报,并没有加以否定,我们可以看得...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苦以逼迫为义。《华严经》云:苦圣谛,...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句佛号来帮我们灭除业障? 你如果看《弥陀要解》,《弥陀要解...一个亲戚去世了,我们送她到殡仪馆火化。我对火化的环节深感神秘和好奇。通过一个朋友的疏通,我被允许参观了遗体火...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问: 什么是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该怎么理解?既然说自性本来...
海东高僧传
【佛光大辞典】
上篇:海明 | 下篇:海空智藏经 |
【系念眉间】 p1445 大毗婆沙论四十卷一页云:问:何缘系念在眉间耶?答:修观行者、先依此处,生贤圣乐,后渐遍身...
大千世界
俱胝
戒坛院
济亮
有为无漏
第一寂灭
耆阇崛山
文殊师利菩萨
恶刹罗
麤重相
睡眠盖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最终都要归于一把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