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文殊师利名,菩萨其位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居于秽浊国土之人,即此世界之人。为“净土假名人”之对称。佛教不同意人有实体之存在,而认为人仅存立于五蕴和合...(界名)六道之一。有畜生业因者死后所趣之道途。与畜生趣同。又道以名因,谓其业因也。...【比丘】 大论云: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复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过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一)佛教教义以“空”为极致,故称佛门为空门。 (二)三解脱门之一。诸法依因缘生起而无自性,谓之空;若证得此空性...(名数)言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也。此三者共明空理故曰三空。【又】布施行,言受者施者布施物三相之空也。少室六...(杂语)呗匿之略。梵音之歌咏也。...法界次第云:次五阴而办十二入者,以惑者迷色偏重故。大圣教门,开色为十,心但为二。合为十二也。通称入者,入以涉...(1907~)江苏如皋人。早年曾入泰州佛学研究社、金陵佛学院等研究佛学。后曾在泰州光孝佛学院、南京毗卢佛学院等讲...(衣服)比丘之法衣(即三品袈裟),尽为方形,故谓之方服,又云方袍。葛城慈云比丘著有方服图记。...【毗婆沙论之结集】 p0863 西域记三卷十五页云: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履匆匆的我们渐行渐远,总会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慨,那是因为忘记...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在妄想当中,他就如冷坚冰。诸位你想想看,是坚冰把热汤消灭,...
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愿接触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的。2013年,婆婆家里人的一场场大病,使我痛苦不堪而又无能为...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认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会痛,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有...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犯的毛病,一辈子也没有纠正过来,所以终其一生不能成就。在所...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闻佛法当即信受;另一种则是吃苦太多,不得已在世间遍寻解脱的...
文殊师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文殊般若经 | 下篇:文殊师利问经 |
(经名)佛说华手经,十卷,秦罗什译。有三十五品,因华德藏法王子之请问而开演大法。经中说他方来之菩萨以华作佛事...
秽土假名人
畜生道
比丘
三能变识
空门
三空
呗
十二入
张少齐
方服
毗婆沙论之结集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推荐】逆缘让我成为莲邦彼岸人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痛」并不等于「苦」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