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进之意;山,寺院之意。新任住持初入寺院继承法务,称晋山。其时所举行之仪式称晋山式,为禅宗等所行。又作进院、进山、入院。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入院条之载,唐代行晋山式时,必顶笠腰包至山门之首,下笠,入门炷香,有法语。而后至僧堂之前解包,于屏处濯足,取衣披搭,入堂炷香,复至圣僧之前大展三拜,参随之人亦同拜。挂搭已,即至佛殿拈香,时有拈香法语,随之大展三拜。次于土地堂、祖师堂前炷香,亦各有法语。其后入方丈据室,亦有法语。如此次第开堂祝祷,乃唐代所行之晋山古式。其后之宋、元、明及近代丛林所行之晋山式则渐趋于隆重复杂,其如堂前鸣钟、巡堂一匝、知事具状、香灯幡盖、茶汤斋食,全山具威仪及各仪式法语等,远较古式之晋山式繁复,其仪式细则备载于隐元和尚之黄檗清规。[禅苑清规卷七、禅林备用清规卷四、禅林象器笺丛轨门] p41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俱生边见通于断常】 p0927 成唯识论六卷十页云:边执见中,通俱生者;有义、唯断。常见相粗;恶友等力,方引...【六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p0314 成唯识论四卷二十一页云:有义,应说六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瑜伽论说:...指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术语)见道中智之别称。苦法智忍为眼,苦法智为智,苦类智忍为明,苦类智为觉。见辅行五之四。...【种姓具足】 p1260 瑜伽三十五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姓具足...(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术语)五眼之一。人间肉身之眼也。无量寿经下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涅槃经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王建诗曰...【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 p0582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谓如有一、不以非法及不凶险,追求财...又作扪象、众盲(群盲)评象。即众盲唯摸象体之一部分,因而各执异说。以此比喻外道、异学之徒不知一切法之实义,而...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 次三解脱门而辩三无漏根者。解脱既是涅槃之门。若善修三解脱。必定发真无漏。证有...乃三贱之一。出家沙门为对治贪着之心,故其所著用之袈裟须以截断之布,缝制成粗恶之衣,称为衣贱。[善见律毗婆沙卷...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临终现前佛光注照,佛光注照...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有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验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妄想很多,经常思维其中的法义,在日常生活及念佛中也不断冒出...《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年迈的婆罗门来到精舍,向佛问讯后即坐于一旁,向佛请法:佛啊...
晋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时机纯熟 | 下篇:书玉 |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初明是净僧,相违故不足者,四分,不足数中,所为作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别住...
俱生边见通于断常
六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僧宝果
眼智明觉
种姓具足
胜应身
肉眼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
摸象
三无漏根
衣贱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割断欲望之绳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