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对于第三应身之劣而名为胜,盖胜应身为他受用之报身也。法华文句记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止观一之二说见相发心,四教之人见佛之相好而发菩提心。依此则藏教之人,观劣应之相好,通教之人,观胜应之相好,别教之人,观报佛之相好,圆教之人,观法佛之相好。是为就三身中之应身,而分胜劣者,与从前报身中分开胜应异。盖此为对于丈六之佛身而配观想之浅深于四教者,与自佛身上分判法报应三身异其义门也。是乃天台一家之法义,不可与其他通途之三身门相和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诠显圆理之经也。如华严法华是也。止观一之一曰:声为佛事,称之为经。圆诠之初,目之为序。...(术语)推末末之功,令归于根本之德也。...(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于虚空上生风轮,风轮上生水轮,水轮上生金轮因而渐...(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摈斥逼迫作恶事者使就于善之方便。...(杂语)崇敬贤圣也。大方便报恩经七曰:若说者尊重于法,听法之人亦生崇敬。...【郁庾伽波罗】 梁言勤守,亦云温独伽波罗,此云勇进勤护。...世亲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五念门,即忆念观察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成就自利利他功德之五种修行门;其中,以口业赞叹...【趣苦灭道圣谛】 p1327 卽道圣谛法蕴足论五卷十二页云:云何趣苦灭道圣谛?谓若道,若圣行,于过去未来现在苦,能...五大力菩萨之一。此菩萨专守护未来世诸国土中,建立正法,护持三宝者。形像呈忿怒形。旧译仁王经卷下受持品,谓其手...圣人所住的国土,因这种国土没有五浊的垢染,所以叫做净土。...(术语)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源自于《净土五经》之一的《佛说阿弥陀经》。佛于《阿弥陀经》...
一、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问: 有些人也深信切愿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大安法师答: 你只要深信切愿念佛,本身就是在...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人多了,没经过老。有时候他八苦交加,我说:你可能断老苦。他...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贫人、乞丐来求索财物,皆能随心满愿,并帮助苦难之人远离厄难...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我们传达个消息:我们在三界里面就是匆匆的过客,就是一个流浪...
胜应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胜敌毗沙门 | 下篇:胜鬘经 |
全一卷。瞿昙般若流支译。本经系表彰菩萨之成就过程及其功德,乃三世诸佛所示法门中之最上者,故又称一切法义王经、...
圆诠
推功归本
风际
逼迫巧方便
崇敬
郁庾伽波罗
赞叹门
趣苦灭道圣谛
龙王吼菩萨
净土
法身观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译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不注重福慧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环不停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