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过去有十二种相】 p1222 瑜伽六卷八页云:当知过去亦有十二种相。一、已度因相,二、已度缘相,三、已度果相,四...(名数)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一切众生,本有此性,名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众生必假修...又作四阶成佛。指小乘菩萨得道成佛之四阶段。(一)三祇,谓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万行。(二)百劫,谓于百劫修相好之业。(...谓圣人施化之七种利益。即:(一)二十五有果报益(地上清凉益),有能化之圣人,对二十五有之众生一人,应机施化,乃...(杂语)禅林之语。闭居养道念也。禅余内集曰:闭关守寂。又曰:闭关学道。...【缘起缘性】 p1302 瑜伽十卷五页云:问:无明望行,为几种缘?答:望诸色行为增上缘?望无色行为三缘。谓等无间缘...(名数)谓犯四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者。...位于江苏南京凤凰台。东晋兴宁二年(364),因慧力之奏请乃诏令施舍陶官之旧地以建寺,掘地得古瓦棺,因称瓦官寺。...理乃所观之道理,智乃能观之智慧。真如之理与悟得此理之智慧相应,称为理智相应。能观之智与所观之理一致者,称为理...正等觉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所知境界正等觉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如经言...(杂语)止观七下曰:教门纲格。辅行七之四曰:纲谓纲纪,如纲之外围。格谓格正,如物之大体。...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看到什么...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先给他一个木钻子,然后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下来的原因。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没有十...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 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不信因果 为什么会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愚痴的关系,所以不相...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不加以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人天...
郁庾伽波罗
【翻译名义集】
【郁庾伽波罗】梁言勤守,亦云温独伽波罗,此云勇进勤护。
上篇:阿罗难陀 | 下篇:吉蔗 |
(经名)六卷,秦罗什等译,即华严六经之十地品也。又为菩萨十住经之略名。又为渐备一切智总经之异名。...
过去有十二种相
三佛性
四阶成道
七益
闭关
缘起缘性
六罪人
瓦官寺
理智
正等觉无畏
纲格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第七个饼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