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理而修行之仪则。即记录礼拜、忏悔、禅定、观察等修行仪规之书籍。古来有关此类之著作为数甚多,尤以唐代僧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十八卷最为闻名。此外尚有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宋代净源录)、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净源辑)、首楞严坛场修证仪(二卷,净源辑)、净土修证仪(二卷,宋代江择瑛着)、日本之曹洞教会修证仪等,均为人所熟知。 p40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于佛前吹奏管弦以营供养。古代印度即有此风俗,据长阿含经卷十载,帝释天之执乐神般遮翼(梵 Paca?ikha),至摩揭...位于江西星子县西八点六公里处之庐山南麓。系南唐李中主所创。山后有龟背、鹤鸣、双剑、香炉、黄石岩等奇峰相连。其...(名数)净土十种之快乐也。...(一)五种观法。即:(一)真观,谓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惑之空观。(二)清净观,谓于既除见思惑之清净身,断尘沙惑之假观...【显识】 此为《显识论》所立二种识之一,为阿赖耶识之异名,另一种识为分别识,即指意识(染污意,即末那识)。《...1、(喻)心能生万法,如地能生万物。 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名心地。...(杂语)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减不具者。见往生论。...(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指收藏经典之殿堂。有经库、经堂、经房、经厨、一切经藏、经阁、藏阁、藏殿、法宝殿、修多罗藏、大藏经楼、经藏等名...【诸圣弟子二种杂染】 p1360 瑜伽九十七卷十六页云:复次诸圣弟子,已见谛迹,未离欲者,应知略有二种杂染。谓欲杂...(杂名)以恶道教人者。智度论一曰:一切众生,入邪见网,为异学恶师所惑。...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有的人越学越有福,原因在哪里。 方海权答: 原因在于有没有如法...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三段。 辛一、随自在者智转 得自在菩萨,由胜解...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的过患。具体分美色、贪淫好色、贪淫好...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于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一天,...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将三味药共煮。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用上好红糖一斤,放...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兄弟俩对医学、药物学颇有研究,不仅医术高明,还有...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沙门,但弟子缘分不好,身不能出家,有大德说品位决定于心量...
修证仪
【佛光大辞典】
上篇:修证不二 | 下篇:修忏要旨 |
(术语)又曰发起序。为经首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略)与(云云)之序,使众生知所闻的确,又显无误而起信者,...
管弦讲
开先寺
十快
五观
显识
心地
根缺
五王经
藏经阁
诸圣弟子二种杂染
恶师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护心勿起瞋

印光大师传戒烟妙方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