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ko?a。又作句舍。译作藏、茧、鞘。即包含、摄持之义。世亲菩萨造俱舍论,后人因其论而成立俱舍宗,故俱舍又为俱舍宗之略称。 p40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巴利语 vagga-kamma。又称别羯摩、别众羯摩、别众。于同一结界内,僧团中有少数僧侣为因应环境,而脱离大众另行“作...佛灭后百年间,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于戒律上各持异见,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别,即昙无德部、萨婆多...【意业】 p1206 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 二解 成业论十九页云:意者:谓...(术语)十种显本之一。拂迷执于迦耶垂迹之情,显久远之本地也。见法华玄义九。...界,界分之义;聚,聚集之义。谓众生之身乃六大之聚集(假合)而各有分齐(限量)。据中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处经载,佛...(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造论】 p1014 瑜伽六十四卷十九页云:欲造论者:要具六因,乃应造论。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二、欲令种种信解有...为“出世间食”之对称。指资养色身之食。九食中之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均属之。[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华严经疏...为“无漏断”之对称。即以有漏道断除烦恼之意。亦即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以断除八地七十二品之修惑,称为有漏断。此...即多欲与无厌。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贪报即:(一)多欲,指由前世纵恣贪欲,心无止息,故感今生业习不忘,倍复增...指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有相之三轮。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施,则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蜜。...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路,时而行至山前无路,徘徊不前。 顺境可以天时地利人和,顺...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像都可以得到加持,而且他还不是怎么心诚。像我们要修行,经常...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 传印长老: 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
修行和做事业有些类似,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很多。为什么?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想去创业,去观察市场,看某个成功人...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发愿,有这种清净愿力的摄持,心中能够放弃恶...
俱舍
【佛光大辞典】
上篇:俱肥罗天 | 下篇:俱舍三家 |
【所造色】 p0735 集论一卷三页云:云何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及法处所...
别羯磨
五部律
意业
破迹显本
六界聚
五所依土
造论
世间食
有漏断
二种贪报
三轮相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均提沙弥

再怎么聪明,也抵不过业力
人生一百种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