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界分之义;聚,聚集之义。谓众生之身乃六大之聚集(假合)而各有分齐(限量)。据中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处经载,佛命阿难当为诸年少比丘讲说众生之身为六大假合,使其舍诸欲而修梵行,即:(一)地界聚,地以坚碍为性;指人身中由“内地界”而受生成形者,即发、毛、爪、齿、粗细皮肤、骨、肉、筋、肾、心、肝、脾、肺等类,称为地界聚。(二)水界聚,水以润湿为性;指人身中由“内水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痰、髓、眼泪、汗、涕、唾、脓、脂、肪、血、涎等类,称为水界聚。(三)火界聚,火以燥热为性;指人身中由“内火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及能消解饮食等类,称为火界聚。(四)风界聚,风以动转为性;指人身中由“内风界”而受生者,即出息、入息、掣缩风(凡身之动转,皆属于风)等类,称为风界聚。(五)空界聚,空以无碍为性;指人身中由“内空界”而受生者,即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食消下过等类,称为空界聚。(六)识界聚,识,即心识。识以分别为性;指人身中之乐、苦、喜、忧等识,为识大之假合,故称为识界聚。 p12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二十五条衣。袈裟之一种,九品大衣中之上上品,以二十五条布横缀而成,每一条上又竖缀长布四、短布一,称为四长一...密教观想五佛位为五楼阁之意。即观想时,以五峰观为五佛之位,于中央及四方建立楼阁。亦即观想波罗、吽、剑三字为须...【七种忍清净相】 p0062 瑜伽七十八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于自所有业果异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饶益事,现...二入之一。“行入”之对称。即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据楞伽师资记菩提达摩章载,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众生凡圣...(?~746)日本法相宗僧。大和(奈良县)人,姓阿刀。随龙门寺义渊出家学唯识,于灵龟二年(716),奉敕入唐,从智...(术语)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之也。又观心之行法也。...梵名 Muktā-sāra。又称坚固解脱长者。略称坚固。为善财童子遍求法门,游行南方所参访五十五善知识之第四十六位。...(仪式)迎入佛像也。迎入于寺院,从寺院迎入檀家,皆谓之入佛。...【法体虽有不可取相】 p0765 瑜伽六卷四页云:我今当说虽复是有;不可取相。谓或有远故,虽有而不可取。又由四...梵名 Samantamukhaparivarto nāmāvalokite?vara-vikurvana-nirde?a。全一卷。又称观音经普门品、观世音经、观音经...【世间八法于佛无染】 p0514 大毗婆沙论七十六卷五页云:问:佛亦曾遇此世八法;如何说佛解脱此耶?谓一日中,勇猛...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
这依法界观,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你这个观念的心,契合到佛所说的经的道理。一切佛经都叫契经,修多罗。修...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益,兹以经典来阐述阿閦佛名号之功德无尽藏,让大众有幸能一窥...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的境由心转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境由心转是我们对同一个境,由于...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梵语般若,华语为智能。但此所说的智能,意义极...
南华禅寺韦驮菩萨圣像 众所周知,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只要我们一心如...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圆明。我们讲的《华严金狮子章》,就是圆明、圆满、满教。 贤...
六界聚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界 | 下篇:六相 |
《大乘起信论》,一卷,马鸣造,梁真谛译。这是以如来藏为中心理论,为发起大乘信根而作的一部大乘佛法概要的论书。...
二十五条
五峰楼阁
七种忍清净相
理入
玄昉
观行
坚固长者
入佛
法体虽有不可取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世间八法于佛无染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居士在寺院挂单应注意的事项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如何「境随心转」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