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也。以无漏之五蕴为体,往昔修功德,成就无碍之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土也。三、色相土,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也。以自行之后得智为体,万德成就,众宝庄严,故名。四、他受用土,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之后得智为体,由所宜之变现,以大悲力现大小胜劣种种之净土也。五、变化土,变化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成事智为体,修利他之行,故随众生之心,变现净秽种种之国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转变字门者,谓若处显示转余显了字义变成余义,如不信不知恩等伽他后当说。...(673~754)唐代僧。乃天台宗第八祖。婺州乌伤县(浙江义乌)人,一作东阳(位于浙江)人。俗姓傅,傅大士之六代孙...【厌坏对治】 p1276 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厌坏对治者:于有漏诸行,见多过患。谓以如病如痈等行、厌坏五取蕴故。...(术语)梵音Śrāmaṇera,旧译息慈、息恶、行慈等。息恶行慈之义也。新云室罗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译勤策男...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最上最高之定。三昧,为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意译为定,即心住于一境而不妄动之状态。幢,...(经名)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佛制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应先以爪甲去其皮壳而后食之。 p1502...(杂语)Budddhavāca,译曰佛说。观经嘉祥疏曰:佛陀此云觉,槃遮此云说,即佛说也。...(1626~?)清初临济宗僧。四川内江人,俗姓李。号佛冤。二十三岁,礼桐梓牛山之丈雪通醉出家。顺治十一年(1654)...【神我】 p0934 此数论师义。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二页云:神我以思为体。故因明说:执我是思。...何等现前供养善?谓想对如来。建立灵庙图写尊容,或想对正法,书治法藏兴供养业。...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涅槃这样的词句,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达到涅槃? 答...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印度佛住世时,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它不叫吃素,叫...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多数,是否是菩萨格外青睐、成就...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长到十八岁成年之后,能够放下万缘,到清净的道场专心办道,...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诸佛教诲 ...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当中,做梦的时候耳根是怎么回事呢?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乐相处的观念,基本原则一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身和同住、口...
五所依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使者 | 下篇:五事毗婆沙论 |
禅宗公案名。又作丹霞问甚处来、丹霞问僧。此则公案,丹霞天然禅师藉一僧吃饭之事,指引佛法大事。碧岩录第七十六则...
转变字门
玄朗
厌坏对治
沙弥
妙幢相三昧
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爪净
佛陀槃遮
彻纲
神我
现前供养善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