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饭食之际所行之作法。出家之饭食原以乞食为原则,故有严格之规律。戒律中关于食法有多种之制戒,如九十单堕中,有不受食、非时食、劝足食、食家强坐等十四种戒;百众学中有用意受食、平钵受食、自索食、舌舐食等二十二种戒。此外,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七、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沙弥十戒并威仪、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等亦皆详举有关食法之规定。于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规则中,义净尝详细记述当时行于印度之斋食法。在我国,道宣以来甚为强调教诫律仪,于其所著之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有关二时食法之规定有八十条,食了出堂法有十条,洗钵法有十七条,护钵法有十三条。另于释氏要览卷上之中食条则举出食时之五观作法。禅宗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亦列举大众章日用规范等条。依律规定,一日一食,过午而食为非时食,乃系违背戒律,故必午时而食。关于食时之作法,有展钵、受食、咒愿、观念、洗钵、说法等诸规定。(参阅“五观”1215、“戒”6546) p40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行宗记释云:“事谓行业,时即三世,正遍知海,无不明练。碎首苦者,五分云,五百金刚,常随佛后,三问不答,竞举金...子题:中品兰 资持记·释受戒篇:“破羯磨者,一界两众俱时作法,犯 中品兰 。”(事钞记卷八·四三·四)...(杂语)Pausamāsa,又作报砂么洗。十月之梵名。见饰宗记六。又作布史。见梵语杂名。...梵语 parikalpita-svabhāva。乃唯识宗所立三性之一。又称遍计所执相、分别性、分别相、妄计自性、妄分别性。略称遍...四重,指比丘戒之淫、盗、杀、妄等四波罗夷罪;八重,指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八波罗夷,即于四波罗夷外,另加四重...(地名)Vaiśāli,又作毗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厘。国名。译曰广严。中印度也。维摩大...(名数)戒律宗入法堂当守五种之法规。...梵名 Ksānti-vādi-rsi,巴利名 Khanti-vādi-tāpasa。又作羼提波梨(梵 Ksānti-pāla)、羼提和(梵 Ksānti...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取结】 取即取著。谓诸众生于见取、戒取,妄计执著,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恒随转】 p0883 此种子六义之一。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诵多少卷经...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
念佛度冤,选自《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大安法师答: 这得要问你,你是不是信愿持名了?你如果...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悲愍众生,即慈悲众生。第三、求证菩提。 厌离有为,譬如说...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人广德是一位在年轻时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现在虽然已经...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 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术品; 寺院是修行办道处所,变成旅游观光; 佛经变成学术,...
食作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食位 | 下篇:食物 |
《宗镜录》,一百卷,五代吴越国延寿(904~975)集。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
佛说戒唯简净
破羯磨僧
宝沙么洗
遍计所执性
四重八重
毗舍离
入堂五法
忍辱仙
六识
取结
恒随转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东林原创漫画】念佛度冤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祭祀

佛的十力与四无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