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宗记释云:“事谓行业,时即三世,正遍知海,无不明练。碎首苦者,五分云,五百金刚,常随佛后,三问不答,竞举金刚杵击碎其头,如涅槃说。此亦化现,非实尔也。”(戒疏记卷一六·六六·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非业为增上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业为增上法云何?谓无为法。...(杂语)又名三万陀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三曼陀犍陀,晋云其香普熏。称赞诸佛...【相应不善】 p0837 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相应不善,谓彼相应。由心心所法,要与无惭愧不善根相应,方成不善...(术语)天台所说。依法华法门之意,究佛世尊化导始终之三益法相也:一种者,众生最初蒙佛之善巧,下佛道之种也。二...东晋时期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之中论疏谓此有二家,一者关内即色空,谓色无自性;二者支道林所倡之即色是空,此...【所迷闷】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迷闷者:不能于中观察功德,及过失故。...唐代译经居士。京兆人。仪凤年中(676~679)任朝散郎,行鸿胪寺典客署令,通晓各国语言,兼善文藻,尤精天竺语书。...【三种所知障品粗重】 p0213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一页云: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麁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麁重。二者...天台就佛身立色身、法门身、实相身等三种身。...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 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仪式)由官设度科,印度无此法,始于我国。佛法金汤编七曰:唐中宗神龙二年八月,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极通无滞者度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玩不化的恶人,我们还要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 对于恶人自己讨...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和尚,是国师,国王封的国师。这次这个皇帝召见这个国师的时候...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
所谓六根对六尘,因为六根在接触六尘,不去分辨的时候,它仅仅是叫根尘相对,无所谓苦和不苦,只是根、尘、识三者接...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佛说戒唯简净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佛诃犯戒者言痴人意 | 下篇:佛说法有二种 |
(杂名)又云歌罗分,哥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
非业为增上法
三曼陀犍陀
相应不善
种熟脱
即色宗
所迷闷
杜行顗
三种所知障品粗重
法门身
入道四行
试经得度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美丽」的危险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