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Abhidharmahrdaya-?āstra。凡四卷。略称心论。印度法胜造,东晋僧伽提婆及慧远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以发智论、六足论为基础的说一切有部,因大毗婆沙论之编集而确立了说一切有部之立场。由于大毗婆沙论太博大,法胜遂于西元二五○年将该书浓缩为二五○偈,为说一切有部重要论书之一。对小乘佛教基本概念如有漏、无漏、色法、十八界、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进行论释。计分为十品,即:界品、行品、业品、使品、贤圣品、智品、定品、契经品、杂品、论品。于印度,此论之研习曾盛行一时,其释论亦有数部。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僧伽提婆译为中文,十六年慧远整理成四卷。异译本有北齐那连提耶舍与法智共译之阿毗昙心论经六卷、刘宋僧伽跋摩等译之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三论玄义、出三藏记集卷二、法经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三、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 p36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源诸诠集都序》,二卷(一作四卷),唐宗密撰,原是宗密自撰的《禅源诸诠集》的序文,后来单行。 宗密初从遂...(书名)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建康沙门慧炬与天竺三藏胜持编禅宗诸祖传法之谶记及宗师之机缘,名为宝林传(稽古略三),...【末摩断】 p052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十三页云:齐何当言死边际受?答:齐此末摩断,命根灭。问:何故复作此论?...(异类)又作迷怛罗。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毗陀罗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名数)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梵名 Mrga?iras 或 Mārga?īrsa。音译磨陵誐尸哩沙、摩啰誐始罗。觜宿之意。意译作孟冬、鹿首、觜月。即印度历第九...【威仪路】 p088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八页云:处处说威仪路及起威仪路。威仪路者:谓色香味触、四处为体...【表义名言】 为‘显境名言’的对称。指能表诠义理的名目、文句、言说等。《成唯识论》卷八载:‘表义名言,即能诠...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自劫家宝,故喻之为贼。有道之士,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术语)秘密深奥之法门也。宝积经六十一曰:吼说秘奥甚深法。显密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巴利名 Vekhanasa-sutta。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卷五十七鞞摩那修...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的话,那婆罗门女她求也没用,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 每见多人于殊胜事,种种障难,或俗累,或病苦,...问: 末学有个问题请教,我是一名医生,业内常有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桶中有清亮净洁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 等到他喝够了,便拱...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一个经营书报亭的人因为生意越来越差而万分沮丧。他不自觉地走到近郊的一座寺庙。据说寺里的明镜长老是个颇有些见识...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句话,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 仁清法师答: ...
阿毗昙心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阿毗昙八犍度论 | 下篇:阿毗昙门 |
子题:非威仪、非余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作是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将不犯以望犯,不犯是犯义余。但以不依不犯...
禅源诸诠集都序
宝林传
末摩断
毗陀罗
入众五法
末伽始罗
威仪路
表义名言
六贼
秘奥
鞞摩肃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迷茫时就读读这8句话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如何看待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
水别再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