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住于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观经散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故事)耆婆以种种妙术治病,详于佛说捺女耆域因缘经,佛说奈女耆婆经,四分律第四十,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一。...明代世宗(1521~1566 在位)初期之儒者。生卒年不详。着异端辩正一书,总括唐、宋时代之排佛论,攻击佛教,批判道...(杂语)大乘授戒之精神列为十条。天台戒疏上曰: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不?割肉饲鹰投...子题:专精不犯随、犯已能悔随、无心护持随、能犯无悔随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随有四种:一、者 专精不犯随 ,此...(术语)谓无为法之性,空而脱一切之事相系缚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注曰:肇曰:远离无为之别...指诠显圆理之经,如华严、法华等经即是。多为华严宗或天台宗所用之语。盖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宗奉之主要经典,天台宗以...【七种心不生因】 p0063 瑜伽六十三卷十四页云:问:心不生因,凡有几种?由几种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无余依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略称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术语)域者限域也,所期之分限云域怀。又云域心。法华文句会本十曰:原其域怀求佛。同记曰:言域怀者,域谓限域,...是比丘具足戒以外的微细行仪。比丘所应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合成一千戒,各有三世(一说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得厘清概念,什么叫能行?行什么?一般讲能...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身份,而我等乃是生死业力凡夫,身心所感诸事不顺,苦恼不已。...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了多年的鬼,富得钱都花不完。 于是小鬼就向大鬼请教,怎样才能...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事情,一个理性的人是不应该做的。如果你赢了之后,你的心态是...
威仪路
【法相辞典】
【威仪路】 p088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八页云:处处说威仪路及起威仪路。威仪路者:谓色香味触、四处为体。起威仪路者:谓能起彼、意法二处为体。眼鼻舌身四识,是威仪路加行;非起威仪路。意识、是威仪加行;亦是起威仪路。又眼等四识,能缘威仪路;不能缘起威仪路。意识能缘威仪路;亦能缘起威仪路。有余由此所引意识,具能缘十二处。
上篇:勇猛界 | 下篇:前际空 |
梵语 aprāptitva。又作无所有。略称无得。为“有所得”之对称。谓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着,无所分别。反之,...
立相住心
耆婆治病
詹陵
受大乘戒十忍
随行四种
远离
圆诠
七种心不生因
无余依涅槃
域怀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穷小鬼与富大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