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大乘授戒之精神列为十条。天台戒疏上曰:“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不?割肉饲鹰投身饿虎等。”顺正记二:“一割肉食鹰,二投身饿虎,三斫头谢天,四折骨出髓,五挑身千灯,六挑眼布施,七剥皮书经,八刺心决志,九烧身供佛,十剌血洒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发心能为菩提根本】 p1163 瑜伽三十五卷九页云:又诸菩萨、要发心已;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是故...【疑盖之食及非食】 p1288 瑜伽十一卷七页云:问:疑盖,以何为食?答:有去来今,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别供事行】 p068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又卽于彼发起种种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人名)其母于妊娠中出家为比丘尼,后生男子,字童子迦叶。年至八岁出家,成阿罗汉果。尝浴于恒河,现神通于波斯匿...(杂语)依前世恶业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职位)Vihārapāla,维那之别名,译曰次第,司僧中之次第顺序者。行事钞下二曰:维那出要律仪翻为寺护,又云悦众...(杂名)有情之有多足者,如蜈蚣等是也。心地观经二曰: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名数)一无障碍义,诸色法中无障碍故。二周遍义,无所不至故。三平等义,无简择故。四广大义,无分际故。五无相义...禅宗公案名。乃首山省念禅师接化学人之机要语句。从容录第七十六则(大四八·二七五上):“首山示众云:‘第一句荐...【唯识三疏】 注释《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的三种注疏,即窥基撰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撰的《成唯...(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维摩诘所说经...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界 佛要不是在净土的根本经典《佛说无量寿经》中揭开极乐世界...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固执或是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固执与执着又有什么不同?执着又有什么不好呢? 固执的意思...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么新鲜,只是老生常谈。但是佛法乃至世间法,总是一番提起一番...聪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欢的,喜欢他的中国人可能有好几代了。一休和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于l394年,是后小松天皇...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好鸟来青嶂。闲云挂碧巅。 红尘飞不到。淡雅过神仙。 谁信山中...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究过,不能去研究;实则、佛学并不艰深,而学佛亦并不难。世间...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
受大乘戒十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种戒 | 下篇:戒因缘经 |
(名数)朝夕二时也。佛祖统纪智顗传曰:二时慈霔。同注曰:此早晚两讲之明据。【又】一、迦罗时,梵语迦罗 Kāla,...
发心能为菩提根本
疑盖之食及非食
别供事行
童子迦叶
业病
婆罗
多足
虚空十义
首山三句
唯识三疏
师子王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圣严法师《看清执著和固执》

学佛的三大纲目
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经商与学佛
老子论企业家的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