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不舍菩提心之戒。二远离二乘地之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之戒。四使一切众生住于佛法之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之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之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之戒。八不著于一切如来身之戒。九离思惟取着一切法之戒。十诸根律仪之戒。见唐华严经五十三,智度论二十二,唐华严经二十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明白身,梵名 Gaurī mahāvidya,音译毫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安于现图胎藏曼荼罗观音院内第五位之菩萨。密号常净...就果之义,若分别之,亦可说为果报二义。果者结果,报者报得,果有总义,报具别义。于一果体上,有种种之报境也。但...【清净静虑】 p0960 瑜伽四十三巻四页云: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十种。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誓愿所有听闻弥陀名号而欢喜信受之女人,于命终之后必不再有女像而得往生净土...【杂染义】 p1411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为八热地狱之第四。叫唤,梵语 raurava,巴利语 roruva。又译作[口*睾]叫地狱、啼哭地狱、号叫地狱。堕于此地狱受苦...(杂语)又作阿牟伽,阿谟伽。译曰不空。...子题:时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比丘得非时衣。时者,无迦絺那衣,自恣后一月;有迦絺那衣,自恣后五月。非...(名数)净土十种之快乐也。...【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p0744 佛地经论七卷十七页云:一切如来所化有情,为共不共?有义、皆共。以一一佛,皆能...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晚课蒙山施食仪...大悲咒修持仪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神气从容,气度非凡。十四岁,张知白以 神童的身份,将他推荐...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在中国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亲被称为慈母;在佛教里面,代表慈悲精神的是观音菩萨;在我们一般大众的...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所嘱的净土。佛为了度化各种根机的弟子,...最近,有一位多年的好友向我抱怨:她把一个隐私秘密告诉了关系最好、最信任的同事,要同事替她保守秘密。这个同事信...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并替他们做回向(他们不知道)这样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佛教没有正法,佛教就失去灵魂。庙盖的再大,只是一个表相、...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万缘放下,还是要念佛,念佛最快了,末法时期靠自...
十种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种戒 | 下篇:受大乘戒十忍 |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刚界如来为使一切阿阇梨所修行法事、智慧、意愿能通达无碍,一切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刚阿阇...
大明白身菩萨
果报
清净静虑
女人往生愿
杂染义
叫唤地狱
阿目佉
非时衣
十快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殊胜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没有作乐的闲钱

「精進」有十种利益
圣严法师《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