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加持疟病患者,令其痊愈之法。又称疟病法。于叶衣观自在菩萨经、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治病合药经、毗沙门仪轨、阿吒薄...梵名 Grdhrakūta,巴利名 Gijjha-kūta。又作祇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喻)佛的真理言教,是通向甘露涅槃之门户。...指不完全超越。声闻四果中之第三果阿那含果(梵 anāgāmin)可分五种,称五种不还,其第五者为上流般(梵 ūrdhva...(636~727)唐代律僧。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孔。十二岁出家,勤奋好学,潜心律部,兼及禅那。永徽末年受具足戒...(名数)不可思议曰妙,实相之理也。总论因果自他具十妙,此有本迹二种。...(术语)南山所立三观之一。既观诸法之性空无上,更观诸法之相空无。即大乘之初门也。见行事钞中四。...乃对人之敬称。或单称仁。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梵音尔尔,名为仁者。”景德传灯录卷一婆须蜜章(大...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眷属。列位于胎藏曼荼罗外院。于现图曼荼罗中,西门之南北各有称为水天者,侍从门南之尊者,双...即禅宗戒坛。禅宗戒坛由毗卢遮那佛之无限性海涌现故,称为毗卢坛。[禅戒诀注解卷上] p3859...(经名)Pranāśabalin,陀罗尼之名。译义未详。有钵罗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全寺各殿堂举行普供法会。寺院两序大众按照供佛仪规,唱赞,称...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辩才高超名闻天下。其中一位姓拘栗,名叫优婆室沙,他的母亲名...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不灵验呢?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觉得你佛教,说这些东西太消极了,太迷...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者说:佛啊,您是天尊之体,为什么皮肉也会松弛老化,不如从前...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法相辞典】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p0744 佛地经论七卷十七页云:一切如来所化有情,为共不共?有义、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度一切有情;福德智能,一切平等。三无数劫,勤修行愿,同为拔济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说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有义、不共。以佛所化诸有情类,本相属故。是故如来底沙佛时,曾与慈氏同为弟子。佛观释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后熟。又观慈氏因行先满,释迦后满。遂于一处,入火光定,令释迦见;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颂赞叹。令超慈氏,在前成佛。又佛将欲入涅槃时,作如是言:我所应度,皆已度讫。又契经说:佛涅槃时,观一所化,现在非想非非想处;当生此间,应受佛化。留一化身,潜住此界。先所受身,现入涅槃,彼从非想非非想没,来生此间;佛所留化,为说妙法;成阿罗汉。尔时化身,方没不现。又诸经中处处宣说:能化、所化、相属决定。是故诸佛所化不共。如实义者:有共不共。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菩萨因时,成熟有情,亦不决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别化度。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须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唯应一佛常住世间,教化众生。余佛皆应入永寂灭。佛亦不应化余众生,令趣大乘。以无用故。但应化彼令得三乘,入永寂灭。以易得故。谁有智者舍易就难,然灯助日,是故所化非一向共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萨不应发弘誓愿,历事诸佛,修学大乘。苏达那等,亦不应事多善知识。诸佛不应以己所化,付嘱后佛。如是等事,皆悉相违。是故不应一向不共。虽一一佛,有化一切有情功能;然诸有情,于无缘佛,不肯受化;亦不见闻。虽一一佛,尽未来际,常住世间,教化无量诸有情类;而随所宜,现种种化。或现等觉,或现涅槃;或名释迦,或慈氏等。随一化相所度有情,言皆度讫。生非想者,宜见释迦化相得度;故留化待,亦不相违。若诸如来,同一所化;何佛现前而化彼耶?诸佛皆有悲愿力故;不可一化,余皆止息。但有缘佛,同处同时,后得智上,各现一化。其状相似,不相障碍,更相和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识如是变:谓见一佛,为现神通,为说正法。如是等事,不可思议。非唯识理不可解了。
上篇: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 下篇:所作圆满及所作一分 |
唐代石霜庆诸禅师(807~888)之法嗣九峰道虔,以石霜生前开示学人时所常说之七语句来勘验首座,并认为此七句乃学人...
疟加持
耆阇崛山
甘露门
半超
文纲
十妙
相空观
仁者
水天眷属
毗卢坛
钵兰那赊嚩哩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