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无为法之性,空而脱一切之事相系缚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注曰:“肇曰:远离无为之别称耳,虽见无为离远之要,而身心不离有为善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婆那】 正言饭那,此云林,丛木曰林。杂阿含:佛告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否?唯然已见。是处名曰优留曼茶山...(术语)三千之威仪,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然作法数...(术语)真实不妄之心也,又正信无疑之心也。净土真言约之于他力之信心谓之金刚之真心。往生礼赞曰:虽不能流泪流血...指同一类之因缘、机缘。大集经卷三十八(大一三·二六○上)即有“行住坐卧,常系一缘”之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之...(名数)体性羸弱,不可记善,不可记恶者,曰无记性。此无记有二种:一、有覆无记,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亦名:比丘尼度人出家法、畜徒众法、比丘尼乞与畜众法 子题:女人多乐畜众、乞畜众法、与畜众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智自在所依止义】 p1154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九地中,亦能通达智自在所依义。圆满证得无碍解故。...(术语)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个心所。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故名之为大地法。善恶一切之心。名为...【六师外道】 为古印度佛陀住世时代,中印度一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道。外道亦作外教、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术语)佛之尊号也,佛能以正法说与众生,故佛为正法之所依也。胜鬘经曰:佛为正法依。同宝窟中本曰:佛能以正法授...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好,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纳妻相,这个纳妻是有一个原因...
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界上有鬼吗?我怎么看不到啊?如果你能看到鬼,你就是神人了。空气也看不见啊,我们...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烦恼、人际的冲突,根源皆在此。...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位在家居士大家晚安,阿弥陀佛!这一次我们本来要在中山堂讲四...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净土法门如何去理解? 大安法师: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的天堂,也能看到地狱受苦的景象。有一天深夜,目犍连正在静坐...问: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师答: 疾病有种种情形,有的是现生的四大不调产生的疾病,那就要调整我们的四...
远离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远尘离垢 | 下篇:远离乐 |
【根本真实】 p0923 辩中边论中卷一页云:此中云何根本真实?谓三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
百八烦恼
婆那
八万威仪
真心
一缘
二无记
尼畜徒众法
智自在所依止义
大地法
六师外道
正法依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修行应发三种心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鬼是怎么生活的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