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承继其宗旨者。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开堂祝寿条(大四八·一一二六上):“侍者逐一度香,惟法嗣香,住持怀中拈出,自插炉中。”(参阅“嗣法”5396) p34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指宋代临济宗高僧圆悟克勤(1063~1135)。又称巴头子、川勤。此因圆悟头上有一瘢痕,状如“巴”字,故禅林间乃称...【真如熏习】 谓真如之法自熏习众生之心。真如熏习有自体相熏习、用熏习两种。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具有不...(杂名)玄应音义曰:卜羯娑,又作补羯娑,声之转也。谓除粪担死尸等鄙贱种类也。...【二种转依证得所由】 p0041 成唯识论九卷十三页云: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杂语)师,保持弟子,故曰师保。增一阿含经十四曰:我亦无师保。智度论一曰: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又作破石。比喻波罗夷罪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五四·二三一下):“若道何...禅林用语。十二地支中各有所属之生肖,其中无驴,即无驴年,故以之譬喻永无可期之日。景德传灯录卷九神赞章(大五一...变,即转变;化,即幻化。据大智度论卷六载,四禅诸天能于五欲胜妙之境转现种种变化。即:(一)初禅天二变化,谓初禅...(720~814)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福建)人,俗姓王(一说姓黄)。以师之后半生皆住...(术语)法界诸法,一具一切,普遍圆融,谓之普法。见此普法名普眼,是华严经所说之法门也。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人。当时在海的另一端,滞留了许多淫乱的女鬼,她们若见商人经...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人逃过生死)。 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呼出的气息虽存,吸入的...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不能起颠倒。这是整个净土宗的底限,这是最低、最底限。烦恼是...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夫,我俩却处的很好。 我这位姐夫很懂得为人处世,口才不错,...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新来的小沙弥,按法师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几百本经书由一匹枣红马驮着。 在途中,小沙弥一直紧紧地牵着马...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病死,这个才是正常的情况,所以佛陀也有死亡的一天。我们看看...
法嗣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顺 | 下篇:法爱 |
(流派)梵名播输钵多Paśupati,唯识论所说五种外道之一。...
勤巴子
真如熏习
卜羯娑
二种转依证得所由
师保
劫
折石
驴年
四禅变化
怀海
普法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中道」的财富观
适当的放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