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640)唐代僧。敦煌人,或传为雍州万年(陕西长安)人,俗姓杜,故世称杜顺。又称帝心尊者、敦煌菩萨。幼年师事因圣寺僧珍。天性淳厚,聪慧绝伦,于佛学造诣深邃,于华严更有独到之处,故有“华严和尚”之称。初时教化两河,灵迹颇多,晚年归因圣寺。太宗时,数召入内,叩问奥理,王族重臣皆崇敬之。贞观十四年入寂,世寿八十四。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十门实相观、会诸宗别见颂等,被称为华严宗初祖。弟子中较著称者有智俨、动意、达法师等。[续高僧传卷二十五、华严经传记卷三、卷四、终南山杜顺禅师缘起、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卷三十九、卷五十三、法界宗五祖略记] p34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突吉罗篇约三宝科分 子题:敬僧威仪行、敬法威仪行、敬佛威仪行、敬尚三宝行 戒本疏·百众学法:“(一、敬僧...(术语)律之作法,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曰布萨。译...(杂语)梵曰郁钵罗华比丘尼。常向贵人之妇女而赞出家。见智度论十三。...【六种诤根本处】 p0306 瑜伽十四卷十九页云: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全一卷。马鸣菩萨集,宋代僧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全卷由五十颂组成,记述出家、在家二众皆须敬重灌顶师...位于热河巴林右翼旗大板镇东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帝之次女荣宪公主兴建。初名巴尔斯(虎)庙,后改名荟...(物名)禅者所被之头巾。画中维摩所被者是也。见象器笺十七。...(术语)菩萨一译始士。始发心之谓也。三德指归二曰:菩提萨埵安师翻为开士始士。...(杂名)称名之谱有七五三之别。天台山不断念佛发愿表白曰:高和七五三之唱。...【观待假有】 p1469 瑜伽一百卷十三页云:观待假有者:谓虚空非择灭等虚空无为,待诸色趣而假建立。若于是处、色趣...即证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无性空,了达诸法即空之理而舍离部分法执之境界。乃三乘共行之菩萨所证悟之境界。以不...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的皈依到内心真正的皈依,我却走了很久很久。直到这次到柏林寺...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妻子姓汤,汤氏。 当时莲池大师的邻居,发生了相当多无常的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直接消灭我执,找真我。这就是真如实相观。修真如实相,必须是...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句话,事实上能终生守护一个信仰的人并不多,能在从一而终的道...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时,听过一部电影《阿里山风云》的主题曲《高山青》,里面有两句歌词:高山常青,绿水常流。描...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人,有幸听闻佛法,特别是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心;第四,调身;第五,调呼吸。 第一,调饮食。 在我们初学打...
法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云 | 下篇:法嗣 |
【有情量建立】 p0551 瑜伽四卷三页云:有情量建立者:谓赡部洲人,身量不定。或时高大,或时卑小。然随自肘,...
众学篇约三宝科分
说戒
青莲华尼
六种诤根本处
事师法五十颂
荟福寺
禅巾
始士
七五三
观待假有
寂然界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入寺方知三宝恩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圣严法师:人心是最大污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