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十九页云: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四、于衣服等,更相欺诳。五、违越学处。六、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术语)为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也。...入于禅定时,身心适悦、轻安寂静之妙味;即禅乐,禅定之法悦。大乘无生方便门(大八五·一二七四中):“贪着禅味,...子题:秸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丝麻缕线,不问多少,义准入轻。必含茧含秸,便入重色。”资持记释云:“含,包也...(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法处】 p0756 五蕴论七页云:言法处者:谓受想行蕴、无表色等、及与无为。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九页云:云...(术语)证明受戒之公验也。即戒牒。受者乞戒验辞曰:比丘某,今蒙慈济,秉受净戒,纳法在心。福河流注,伏乞现前传...名号,指诸佛菩萨之称号。此处则指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其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称名号不思议。盖至心称念南无阿...【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p0635 瑜伽三十八卷二页云: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指阿弥陀佛之愿心圆备。为阿弥陀佛五种力之一。即希求成就圆满具足一切愿之本愿。无量寿经卷上载,净土道场树之利益...(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晚年的大安禅师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家在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 有一位禅僧说: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耕田为业,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结婚后刚满十个月就为他...问: 末法时期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但有些居士改学密,开始持咒,说是净密双修,这样修行是否如法?我们与他...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虽然好了,但如果看字过多,过度劳累就会复发。这次因为书写大...为了争夺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只青蛙见此光景唉声叹气。它的同胞不解地问: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亲人能靠得住? 兄弟姊妹之间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打得头破血流者有之,对簿公堂者有之,杀人害命者有之。就算你的...
六种诤根本处
【法相辞典】
【六种诤根本处】 p0306
上篇:六种不应思处 | 下篇:六种非所爱法 |
上道者,谓上软、上中上、上三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软上软中软软三品烦恼。 如是软中上品道,复各别...
八忍八智
遍行惑
禅味
未成缕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法处
戒验
名号不思议
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满足愿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月光儿生天的因缘
净密双修这样是否如法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公牛的争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