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为唐代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与石霜庆诸二禅师之机缘语句。石霜在沩山座下任典座时,一日沩山至其处,诫令大众布施之物不得轻忽抛撒,石霜答言未敢轻忽;沩山随即拾取一粒偶然遗落之米,而言千百粒米皆由此一粒米而生,石霜却反问以“此粒从何而生”,沩山遂大笑。至晚,沩山向大众宣说“米里有虫”;盖沩山所谓米中之虫系指石霜,沩山激赏石霜领悟力之透脱与机锋之疾捷,故以此一暗语赞扬之。[景德传灯录卷十五、禅苑蒙求卷中] p30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迦罗迦村驮佛等本生处】 p0855 西域记六卷九页云:城南行五十余里,至故城,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六万岁时...【离仗】 p1424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离仗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亦名:大界 子题: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避难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大界者,谓僧所常行法食二同(人法...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释迦方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书分为封疆、统摄、中边、遗迹、游履...(术语)爱欲之心也。楞严经七曰: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往生十因末曰:五戒优婆塞,由爱心为鼻虫。...【定异】 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定者决定,异者不同,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决定不同而不杂乱。如瓜种不生豆...(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八位。梵号怛他怛多诃婆,译言如来笑。密号曰欢喜金刚,破颜金刚。是为如来辩...(杂名)Purāṇa-dvitiya,又Pārva,译曰故二或第二。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律中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杂语)诸部要目以大日如来等五佛为部主,秘藏记依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名之为部王,以五方之五大明王为部主(...修行不专一,夹杂其他的法门。往生礼赞说: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一)注释、分析字义,解释义理。又泛指解释义理之书籍。 (二)了解意义与义旨。此外,禅林中以“义解禅和子”斥指仅...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感觉是对孩子好。其实这样子是害苦了孩子...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豳风》有七篇,这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要学国学,《诗经》不得...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许多以杀生来祭拜的陋习。佛在《地藏经》上就告诫众生:尔所杀...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
梦参老和尚(1915.7.13 - 2017.11.27),世寿103岁,僧腊87载。曾亲炙虚云、慈舟、倓虚、弘一等近代高僧,显密兼修...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当成佛。这佛性,没有染污,乃人性,本善良。 ...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它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
典座虫生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典座教训 | 下篇:典丧 |
(术语)如来之尊称。以其具平等度一切众生之力用也。赞阿弥陀佛偈曰: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迦罗迦村驮佛等本生处
离仗
摄僧大界
释迦方志
爱心
定异
如来笑菩萨
褒罗那地耶
五部部主 五部法王
杂修
义解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风雨飘摇的人生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中阴身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人性本善良

各宗要略:天台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