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quetil-Duperron, Abraham Hyacinthe; 1731~1805)为法国研究东方学与印度学之先驱。研学于巴黎与荷兰乌特勒支。后有志研习古代波斯学与印度学,遂于一七五四年渡海至印度旁地治利(Pondicherry)等地游学,习得波斯、印度之语言。一七六二年返法,携回一百八十部经籍之古写本,藏置于巴黎王室图书馆。一七七一年发表祅教圣典之研究论文 Zend-Avesta,凡三卷,一八○四年将奥义书五十篇从波斯译本译为拉丁文。为最早介绍印度教与东方精神至欧洲,且首开近代印度学之研究。著有:Législation orientale, 1778;Recherches historiques et géographiques sur 1''''Inde, 1786 等。 p23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具足三明】 p0825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具足三明者:谓得无学三种明故。云何名为无学三明?一、宿住随念智...为“师位”之对称。密教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之具坛三昧耶受明灌顶等前三者,称为弟子位;相对于此,第四传教三昧耶传法...谓有一类。实不诵持经律对法。广说乃至。实非证得八解脱者。而欲令他知已实是诵持经律对法等者。因斯而得供养恭敬尊...凡四卷。唐代法藏(643~712)撰。又作大乘密严经疏。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四册。第一卷已散失。本书为地婆诃罗所译大乘...指因世间之杂事而上法堂说法。为禅林行事之一。禅林中,住持上堂说法有定时与随时二种,其中,随时上堂,乃因吉凶祸...羯磨疏·诸众自恣篇:“行解具故,名为大德。”(业疏记卷二一·二一·一九)...又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指佛所住之处,或佛教化之国土。即不仅指净土,甚且凡夫居住之现实世界(秽土),以...【不住大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的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寺名)在浙江四明山。初称保恩院,宋至道三年。法智大师知礼叹其颓弊,与觉圆共积十年之经营,遂重兴之,赐额曰延...【达磨[馬*犬]都】 此云法界。妙乐云:所诠无外,故名法界。贤首云:依生圣法,故云法界。清凉云:法界者,一切...(杂语)以谣歌赞叹其德也。无量寿经下曰: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们忘却于脑后。什么该记住,什么该忘却,这才是需...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第13讲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原文】 经言靴裘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生西方?佛法法门无量, 无论大, 小, 权, 实, 一切法门, 均须精...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大安法师答: 散念佛号也有功德。散念佛号也要回向,散乱心...
安克特得佩龙
【佛光大辞典】
上篇:那伽犀那 | 下篇:安忍 |
(名数)绝有无等四句,谓之四绝。中论疏一曰:真谛四绝,故名为中。...
具足三明
弟子位
恶欲
密严经疏
因事上堂
大德
佛土
不住大涅槃
延庆寺
达磨[馬*犬]都
歌叹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遗忘别人的「不好」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