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指天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第三别教。天台宗将佛陀一代教法判立为藏、通、别、圆四大类,称为化法四教,每一教皆依所化...(杂名)至宝之妙华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宝华承足。...(624~705)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发为尼。高宗...(譬喻)因缘运物如车轮,故云轮。因缘相继生起而无限极故以轮为譬。【又】(术语)约阿等十二摩多于缘觉之十二因缘...【瓶等是假有】 p1255 瑜伽六十五卷六页云:问:何缘故知色香味触如是如是别安立中,饮食车乘瓶盆衣服庄严具等诸想...唐代佛教脱离了南北朝输入期之领域,而独自创立许多新宗派。唐室维护宗教,高僧硕学辈出,译经事业空前大盛。尤其佛...(一)指解释经文。又称章、疏、述义、记、释解等。以文句为题之书名有天台智者之妙法莲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句等。一...(术语)有漏果报四相之三。苦空如上。无我者,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无我所有物之实体也。...(杂语)浇者薄,季者末,谓末世之行德浮薄也。...宋代云门宗僧。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曾参访益州(四川成都)青城山香林院澄远,得其心印,并嗣其法。初住随州双泉,...【修诸念住各有三种】 p0906 显扬十九卷十九页云:修差别有三种者:修诸念住、各有三种。谓于内外俱身等随观。...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大安法师答: 念佛各人可能感受都不一样,或者跟自己...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是养懒图安...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于湖北新州县。1930年出家,出自中国现代两位佛教宗师来果禅师...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但是我们都不认得因果,什么原因?很复杂。现在我...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
【原文】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以畜猫论,自世俗观之,不过造业一端。若明眼观之,则能长养...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
不住大涅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不住大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的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
上篇:不同缘意识 | 下篇:不邪淫 |
【善业】 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的对称。即能招感善果的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
独菩萨教
宝华
武则天
因缘轮
瓶等是假有
唐代佛教
文句
苦空无我
浇季
光祚
修诸念住各有三种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百岁本焕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