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705)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发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入宫为昭仪,未久立为后。于高宗晚年,专决政事。帝崩,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690)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之女皇帝。富于权略,善于用人,执政达四十余年。与比丘昙慈造大云经,以为符谶。然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净等,颇能屈己尽礼。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晚年恣肆专横,朝政日坏。神龙元年十一月薨,世寿八十二。谥“则天皇后”。[唐书卷六、新唐书卷七十六] p33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差罗波尼】 或纤罗半尼,此云灰水。...【邪行】 p0670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三页云:复次由四种相,能令彼人虽入圣教,而行邪行。一、由微劣不净意乐故。...即禅林夏安居时,结夏至解夏三个月间之中间日。夏安居始于五月十五日(旧历四月十五日),称为结夏;终于八月十五日...【诸欲当于三处应观过患】 p1361 瑜伽九十七页云:又此诸欲,当于三处,应观过患。一、自性故。二、所缘故。三、助...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即:愚痴报苦、行苦、所摄究竟苦、因苦、生苦、自作苦、他作苦、恶戒苦、恶见苦、本因苦、大苦...九种的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结缚于生死。九结者:爱结(贪爱)、恚结(嗔恚)、慢结(憍慢)、痴...凡夫认为世谛之一切事相为常住而执著之,二乘人又认为它是无常而厌弃之,这都不是正见。诸法实相,万法真如,故世谛...(术语)智中之智,无过于此之智也。大日经五曰:解秘中最秘,真言智大心,今为汝宣说。疏十七曰:真言智者,谓智中...(术语)又曰浅腊。腊数多者,曰上腊。少者云下腊(腊当作蜡)。...【贯穿补特伽罗空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一页云:云何贯穿补特伽罗空性?谓由一种相不可得所显故。此中不可得者,谓...位于河南浚县城南一公里处。山有叠峰三层,突出平原,若舟漂浮海中,故称浮丘山。山上松柏苍郁,幽径曲回,山石壁立...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 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 教念佛而使之真切...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里静坐,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随着黄昏吹来的风,飘过来一阵一阵...问: 什么是十斋日?在十斋日要注意什么? 大安法师答: 主要是指从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惊恐。当初唐玄奘法师,临终也有大病,何况我们是...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实际上源自于平时在寺院我接待的众多来访者的问题综...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杜绝一错再错。 忏悔过失和罪障。若是错了不改,好比船到江心...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面分门别类地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佛说这部经典,为了大悲悯...
武则天
【佛光大辞典】
上篇:武林灵隐寺志 | 下篇:武进天宁寺志 |
指居于秽浊国土之人,即此世界之人。为“净土假名人”之对称。佛教不同意人有实体之存在,而认为人仅存立于五蕴和合...
差罗波尼
邪行
半夏
诸欲当于三处应观过患
十八苦
九结
世谛不生灭
真言智
下腊
贯穿补特伽罗空性
浮丘山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逆风的香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人生三很」及出路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