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原指看见对岸之绝妙景色,竟为之所迷,殊不知此一绝妙景色正是障碍,能令人失去进退之自由;于禅林中,即指虽转入悟境,然却住著于此境,为之所系缚,而堕入迷境中。从容录第十一则(大四八·二三四中):“船横野渡涵秋碧(死水浸却),棹入芦花照雪明(住岸却迷人)。” p26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子题:粗恶罪、粗罪、粗罪、粗罪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若比丘知他有 粗恶罪 四波罗夷、僧伽婆尸沙也,向未受大...(经名)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又作华严七处说。谓佛说华严经之处有七。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载,七处包括人间三处、天上四处,即指:(一)第一处...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 ksama(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名数)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亦名:贼来逐去法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毗尼母,令虚发弓声,使贼去。十诵,贼来当击钟振铃掷石,云石下石下,怖...梵名 Cāmundā。为密教焰摩天之眷属,居七母天之首。又称左闷拏、者门拏、遮闷拏、嫉妒女、怒神。列于胎藏界曼荼罗...【最后摄受】 p1155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八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最后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优婆塞】 肇曰:义名信士男、信士女。净名疏云:此云清净士、清净女。亦云善宿男、善宿女。虽在居家,持五戒...(物名)香药三十二味之一。最胜王经七曰:苜蓿香,塞毕力迦。梵语杂名曰:苜蓿,萨止萨多。...【三种杂染相应】 p0201 瑜伽二十卷十七页云:此中略有三种杂染相应。一、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二、死已当堕烦...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我就会联想起中医《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怒伤肝、喜伤心、忧...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够用功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叫般舟三昧。什么是般舟三昧呢?...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好人难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没好报,说轻点这是道德撒娇,说重点这是推卸责任、躲避崇高。再...【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众生的善根功德增长壮大。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
宝峰寺,某天午斋毕。僧问:饭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饭是滋养色身的,要做五观想。而且吃饭不要当饭吃,穿衣不要当衣...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甚至是享受优越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请...
住岸却迷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住定菩萨 | 下篇:住果 |
(经名)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
说粗罪戒犯相
阿罗汉具德经
七处说
忏悔
二和
遮贼法
遮文荼
最后摄受
优婆塞
苜蓿
三种杂染相应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妙莲老和尚传奇
善良的心不因被欺骗而改变
佛学常见辞汇(一画)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