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三苦之一。行,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参阅“三苦”590) p25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带刀睡。指右胁而卧。盖带刀者,佩刀于左腰,故左胁不得卧。据宋高僧传卷十百丈怀海章载,卧必斜枕床唇,称为带...大集贤护经云十种修三昧法: 一、摧折我慢 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三...《法华经文句》,具名《妙法莲华经文句》,略称《法华文句》,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是天台宗对于《妙...(术语)又云毗目多罗。如来所出之音声也。慧苑音义下曰:毗目瞿沙,具云毗沙摩乌多罗毗目瞿沙,言毗沙摩者,此云无...(衣服)三衣中之大衣即僧伽梨之别名。入王宫或聚落乞食及说法时着之。故名。见六物图。...【智胜行】 p1151 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智胜行者:于上品乱贪欲对治,无倒思惟。...(经名)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昙无竭译。佛在鹿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最后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十(大五一·二七八上):“人问:‘和尚还入地狱否?’师云:‘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梵名 Kamala?īla。八世纪顷,印度中观派之学僧。生卒年不详。为寂护(梵 ?ānta-raksita)之弟子,曾于那烂陀寺教...不空钩,梵名 Amoghāvku?a。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下列之最西端。此菩萨之本誓为以大慈大悲之钩引摄众生,...南朝梁代僧。又作僧愍。广陵(江苏江都)人。生卒年不详。尝住建业寺。因道士顾欢作夷夏论,贬抑佛教,师乃作戎华论...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遇到问题,很多人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国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自坏有情。二劝他令坏。三随喜坏。四赞叹...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正藏》(16册。p687)之经集部, 译者不详,后附于西晋录。由...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症的人,是否能够往生?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不要去怀疑。首先...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所引发的我们的欲望,它的这种过失忧患是非常巨大...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
行苦
【佛光大辞典】
上篇:行相 | 下篇:行苦行论师 |
(术语)谓吾身世间之务也。止观四下曰:缘务妨禅,由来甚矣。(中略)缘务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伎能,四学问。...
带刀卧
十种修三昧法
法华经文句
毗目瞿沙
入王宫聚落衣
智胜行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末上
莲华戒
不空钩观自在菩萨
僧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