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又作至非至相似过类、至不至难。印度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八。系以“因”(理由)至不至“宗”(命题)妄为难破对方之过误。即立者(立论者)藉因来成立宗时,敌者(问难者)强加论难,谓若宗至因,则宗与因无差别,若不至宗,则宗与因无关,故因至不至均不能证成宗;此种两面非难以为方便所造成之过失,即称至不至相似过类。例如敌者欲破斥立者,谓立者之“声是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其中,“勤勇”之因若至宗上,则宗与因无因果之差别,无差别则不成“能立”、“所立”,如池水入大海,二水相合无异;反之,若因不至宗,则亦不能成因,如火不至则不能烧,刀不至则不能斫,故如立“声常,眼所见故”,此“眼所见故”之因与“声常”之宗不合,不能至宗,而为似因所摄;如是,至与不至皆不能成立。此种不去论究“因三相”之欠缺与否,而专从至、不至两方面来双关征责对方之因,敌者自身已招此至不至相似之过。[如实论道理难品、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论疏明灯抄卷六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参阅“十四过类”415、“因明”2276) p25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四种入定退定差别】 p0464 瑜伽六十三卷九页云:复次此中或有补特伽罗,下品烦恼,下品善法。多念艰辛,然后方退...又作滴水穿石。为策励人勤行精进之语。谓证果虽难,然若能勤行精进,持之以恒,则亦可到达;如滴水虽小,常流不息,...【净障】 p1002 瑜伽三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净障?谓卽如是正修加行诸瑜伽师、由四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何等...亦名:共粗语戒释名、粗语戒释名、粗语戒释名、粗语戒释名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释戒名者,淫欲鄙恶,极是不善,...(地名)Jambū,旧称,阎浮,剡浮。树名。印度多有之。瑜伽伦记二十三曰:西国多有赡部之树,阴厚,比丘多在彼树影...(术语)Bhadra Kalpa,译曰贤劫。见颰陀劫条。...(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分别智】 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动物)又作拘翅罗,瞿翅罗,鸲鸤罗,瞿师罗,劬师罗。鸟名。译曰好声鸟。鹚鸥。...(传说)五分律曰:佛言过去世恒水边有仙人,住石窟。尔时龙王日由水出,围绕恭敬仙人。弟子等怖畏羸瘦,故仙人教弟...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问: 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 智慧法师答: 关于烧纸的由来,包括我们能不能给亡人烧纸,我们首...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淫、妄等罪,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得下三恶道?以前所有的罪是...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以后,再也不到世界上来受苦受难;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灭苦之后,...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的...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他孝顺就高兴,说他不孝就发怒,并且感到羞愧。凭此天赋的良知...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
一个人修行佛法的过程,大概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结缘、正见、正修、正行。 正见对一切生命...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
至不至相似过类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赞毁他 | 下篇: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
(一)指满业所招感之果报。宗镜录卷五十(大四八·七一一下):“前六识,名为满果,有一分善恶别报来满故。”[俱舍...
四种入定退定差别
小水穿石
净障
与人女粗语戒释名
赡部
波陀劫
九会说
分别智
念珠
俱尸罗
乞者人不爱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