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大乘起信论所立二真如中之“依言真如”。如实,真如之异名。如实不空,谓真如自体具足无漏清净之功德,故称为如实不空。亦即不空真如之义。(参阅“真如”4197) p23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隋代僧。会稽山阴人,俗姓顾。为天台智者大师之弟子。开皇年间,住庐山修头陀法。大业初年,敕令严禁游方隐逸,师闻...(术语)所谓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数。均由一相叠而成。若以一为本数,即单位。则舍一而不能有二至十。此所以一即二...梵语 purusamedha。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苏摩祭之一种。以人为牺牲。与马祭类似,乃为祈求获得马祭所不能达成之更大欲望...即玉华宫。位于陕西鄜州宜君县西南。唐玄奘三藏曾于此译出大般若经六百卷。[释门正统卷八](参阅“玉华寺”2041)...【黑闇】 p118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黑闇者:于其实事,不正了知。...(杂语)意谓绝灭一切妄念妄想,至大死一番处,更苏生还来,而得大自在也。碧岩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梵名 Rg-veda。意译赞诵明论、作明实说。凡十卷。又作梨俱吠陀、荷力皮陀、亿力毗陀。为印度最古之典籍,婆罗门教根...【三千大千世界】 p0206 如一佛土中说。 二解 集论四卷二页云: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如是千世...又称卢梅慧戒。西藏前藏地方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前往西康,从公巴饶萨(藏 Dgons-pa-rab-gsal)受戒学...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聪慧与非聪慧】 p1404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六卷一页云:此中非聪慧者,谓愚夫异生。无圣慧故。聪慧者,谓诸圣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昙翼法师是浙江余杭人,最初依庐山慧远出家,后往关中求学于鸠摩罗什。几年之后,他又东还会稽,入秦望山结庐而居,...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但是它的益处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对肠胃、营养有...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是什么分什么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你就要做相应的道德行为,...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但是,如果你只顾去追求自己希望的东西,而...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
如实不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实 | 下篇:如实知自心 |
(书名)颂数六百,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俱舍,译曰藏。包藏之义。包藏根本阿毗达磨论要义,故谓之俱舍论。...
大志
一即十
人祭
瑶花
黑闇
枯木龙吟
梨俱吠陀
三千大千世界
鲁梅楚臣喜饶
三世无障碍智戒
聪慧与非聪慧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普贤化美女 考验僧德行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素食能帮人「清心」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