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玉华宫。位于陕西鄜州宜君县西南。唐玄奘三藏曾于此译出大般若经六百卷。[释门正统卷八](参阅“玉华寺”2041) p58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grha-pati,巴利语 gaha-pati。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种(梵 vai?ya)...(植物)Kovidāra,又作俱毗陀罗,拘毗陀罗。黑檀之一种。...(地名)国名。译曰金氏。西域记四曰: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怛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梵Suvarṇa-gotr...(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术语)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士者事也,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刍摩是梵语,亦即草名,未知所译。”(戒疏记卷一五·一八·一○)...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由发心不纯。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三十五载,十种发...(1594~1663)明代临济宗僧。江苏人,俗姓徐。字石奇,世称石奇通云禅师。自幼多疾,乃至南广寺出家,学贯内外。偶...就是无人我、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的禅定。...【初静虑所治有五种】 p0684 瑜伽六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名初静虑所治?谓有五种。一者、欲贪,二者、欲恚害三种...(术语)受戒也。纳受戒体于身中之义也。传灯录(赵州谂禅师章)曰: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士归庐 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肉,还振振有辞的指责我误导人。五逆重罪一念回光都能往生,吃...
一天,法慧大师和两位弟子在经堂里诵经之后,稍事休息时,突然听到嗡、嗡的叫声,小和尚流水悄声对师兄说:师兄!你...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所言福德,是以有所得心,修五戒、十善乃至六度万行,自然...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尽的烦恼业障,那人到底最容易贪求什么呢?即是五欲、财、色、...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如从心下手,又怎么下手?每每都是事后,为何不能当下,甚至...
在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别人也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我们会一直认为说,我是比较重要的,别人是比较...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
瑶花
【佛光大辞典】
上篇:瑶光寺 | 下篇:玛拉达薄伽梵塔派 |
【四谛唯有四种】 p045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圣谛唯有四种?如是四谛,普摄一切染净因...
居士
拘鞞陀罗
苏伐剌拏瞿怛罗
本愿一乘
大士
刍摩
十种发心
通云
无诤三昧
初静虑所治有五种
纳戒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莲宗祖师颂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用平常心来看待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