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刍摩是梵语,亦即草名,未知所译。”(戒疏记卷一五·一八·一○)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术语)举古则为韵语,发明其意者,称为颂古。禅林宝训下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窦宏其音,显其旨,汪汪乎不...为棒头安置如意宝珠之密教法器,此棒亦为毗沙门天之三昧耶形。盖表菩萨悲悯众生之贫苦,故以此棒打破众生悭贪之业,...渐,指历经多种阶段,渐次而上;顿,指立即、马上。谓修行证悟虽有渐次、顿即之差异,然顿悟之情形系因多生之薰习而...(一)指教化之因缘。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三藏典籍中,能启发蒙昧,而生般若正智之书。经典中,诸如训示教徒所须引用的句集之法句经、聚集因缘谭之贤愚经、杂...唐代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疮而濯除累世冤业之忏法。又作水忏法、三昧水忏、慈悲水忏、慈悲水忏法。悟达于过去世为袁盎...子题:持戒胜行施、受戒时已行三施、三施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阿赖耶识与诸受俱转转相】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七页云:复次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名数)密法传授之阿阇梨有四种。...谓真如或一切之存在无缺陷,圆满而完全融为一体。此即华严宗之十玄六相所说之事事无碍法界观。[观音玄义卷上、观音...(物名)Māṣa,又作摩沙。金宝名,比丘盗五磨洒,则当波罗夷。慧琳音义六十曰:是西方市金宝之名也,其金一丸如梧...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夜晚,列车奔驰,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转弯时出现了一个致命空隙,一个人掉了下去。 两位同伴一回头,就发现人不见了...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们念完阿弥陀经都会念三遍往生咒,这个往生咒,它的来历也不寻...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众生的行为,我们理应效仿随学。 智舜法师 隋朝智舜法师在亭山...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信极乐世界无...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那么我们一个人的...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这四个因素: (一)布施的东西,(二)布施的对象 (三)布...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们村里最有钱的人家,风光了很多年。今年因为出事,住进了重症...问: 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了幻法师答: 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
刍摩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舐食戒开缘 | 下篇:若僧时到僧忍听 |
(名数)一时各有三兽。总为三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为三十二时,即有三十六兽。寅有三: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
颂古
如意棒
唯渐无顿
化缘
启蒙书
水忏
戒德高胜
阿赖耶识与诸受俱转转相
四阿阇梨
法界圆融
磨洒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转弯的人生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五位高僧慈悯众生的行为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