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无障碍智的戒律,故名“三世无障碍智戒”。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史略 ...(人名)Āmrā,巴Ambā,又作庵罗女,庵树女。皆为庵婆罗树女之略。...(人名)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术语)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譬喻)以电喻法之无常迅速,以影譬无实体。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Sogdiana)位于葱岭西方之西域古国名。又作粟弋。北史西域列传第八十五称此国为奄蔡。此为俄属土耳其斯坦最肥沃之...即捐献金钱或物品以资助佛事之启建。儭,即布施之意,又作衬、嚫、[贝*亲]。一般称供养僧侣之钱为儭钱。南齐书张融...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手把饭揣啮半食。居士讥言,受无厌足,如猪狗骆驼驴牛乌鸟。比丘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愿。即誓愿净土中之万物皆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杂语)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师,尊称之曰十戒持律之法体。法体与法师同。...华严经教海难思,无可限量,从狭至宽,略分十类。即:(一)略本经,指现今所传八十卷本及旧译六十卷,皆为下本十万偈...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每逢读到苏轼《留侯论》中...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一下。 方海权答: 我慢列在贪嗔痴慢疑之中,与贪嗔痴并排,我...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面上东做佛事,西做功德;实际呢...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弥陀愿力,诚乎不可思议矣。然则我于生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是听闻的内在体性),来指示六根之性是...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犹可追报也。试思此身从何而来?何由而长?乃不能反本寻源,...
唐代的只林禅师,得法于荆州永泰寺的灵湍禅师。他得法之后,在湖南一带弘扬禅法。只林禅师经常手持一把木剑,自称降...
三世无障碍智戒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世不可得 | 下篇:三业 |
佛所特有的七种无上,即: 一、身无上,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二、道无上,佛以慈悲的道法去利乐一切众生; 三、...
天台宗
庵婆女
甘露饭
名义不离
电影
粟特国
注儭
遗落食戒缘起
宝香合成愿
十戒持律法体
十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禅师们的胆量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