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经题“如意宝总持”为神咒之名。全经系阐明如意宝总持章句之受持法及其功德,并谓若受持此神咒而信心不清净或未能坚定专注,则不能见闻诸佛。然经中并未载明此一神咒。 p23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变易性】 指不变之性质。又为真如之异称。参阅‘真如’条。...(界名)在色界之第四禅。自在天王之宫殿也。...【无下劣业】 p1062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无下劣业者:卽是于所受事,无退弱故。谓不自轻,云我不能当得佛果。如...【罗阇】 大论:秦言垢。大品云:罗字门,一切法离垢故。华严经云:唱多字门,入无边差别门。疏云:彼经第二当...北宋无为(安徽)人。字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迈,年少登科。好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义怀每引庞居士之...(术语)四悉檀之一。如为破常见说空教,为破断见说有门,为对治彼此之执,说种种之法以成就破执之益也。悉檀者成就...具有四种德的安乐境界,即涅槃的境界,因为涅槃的境界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术语)又曰二是。四句分别中之第三句也。如就有无而分别四句,则第三句曰:是有是无。或曰:有亦无。亦曰双照之句...【六地】 p0294 大毗婆沙论四卷十三页云:如是见道,为欲对治见所断惑,安布六地。一、未至定,乃至第六第四静虑。...(仪式)于食时前读经也。...谓执于我见而起之惑业缚身,不得解脱。又作实执取身系(梵 idaj-satyābhinive?a-kāya-grantha,巴 idaj-saccābh...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念是指我们能观察的智慧。处,是指所观察的境,就叫以智观境...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给欺骗你的人报恩吧,因...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此时,摩达王正准备出兵征讨,在国内招兵买马,征百万人民...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大安法师答: 千万别去仿效。所谓的打饿七,是无利益的苦行...
《阿毗昙论》讲人有八种德能: 第一, 人聪明。你看人能有语言的交流,有符号,你看这么多尖端科学的产生,这么复杂...
如意宝总持王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意宝珠论 | 下篇:如会 |
谓真土、应土等二种佛所住之国土。(一)真土,亦称真佛土,为真佛之住处。(二)应土,又称方便化身土,为应身佛之住处...
不变易性
自在天宫
无下劣业
罗阇
杨杰
对治悉檀
四德乐邦
两是
六地
临斋讽经
我见身缚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