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指远离烦恼垢染,得见圣道之清净法眼。法苑珠林卷八十六(大五三·九一八下):“既见彼佛已,愿得离垢眼;成无上菩...【根本依】 前五识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识则不生。根本依为四种依之一,谓依于第八识,第八识是根本识,前五...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又作十三大会。即:中台八叶院、遍智院、持明院、观音院、萨埵院、释迦院、文殊院、虚空藏院、...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十住论,说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睡眠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时胁着席苦,五、...(杂语)心邪而于现生作恶业,死后自感责身之恶鬼也。又,心之可怖与恶鬼均。...何等记莂?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莂得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明记莂,记莂开示深密意故。...(人名)小乘外道二十论师之一。执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生本者。【又】(物名)宝名。义楚六帖十九曰:般若论云:摩陀罗...度牒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的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度是说度之入道)。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都是绫素锦素钿轴...【七颠倒】 p0055 瑜伽八卷五页云:烦恼颠倒摄者:谓七颠倒。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云何有寻有伺?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相应品。具有寻伺。离生喜乐者。...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业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趋向清净? 净界法师答: 我们在观想...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的修证方法忆佛念佛,追溯到了非常久远的时代,说明念佛法门的...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 回家后,农人把15张钱交...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不疑惑,具足智慧而万德庄严。二是真正达到不...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
罗阇
【翻译名义集】
【罗阇】大论:秦言垢。大品云:罗字门,一切法离垢故。华严经云:唱多字门,入无边差别门。疏云:彼经第二当啰字,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今云多者,应是译人之误。
上篇:阿提阿耨波陀 | 下篇:遮梨夜 |
为白业与黑业之并称。性善之业,称为白业;性不善之业,称为黑业、黑暗业。白业所感者称白报,即可意之报、善报;黑...
离垢眼
根本依
十三大院
常坐不卧十利
心鬼
记莂
摩陀罗
度牒
七颠倒
有寻有伺
禅门诸祖师偈颂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如何面对不公平的世界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推荐】天赐养老钱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