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将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萨所见佛之应身,分别为胜、劣二种。劣应身者,即藏教之教主,示现丈六之相,居四土中之凡圣同居土,故又称丈六身佛、劣应丈六身佛。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五上):“示从兜率降下,托摩耶胎,住胎、出胎、纳妃、生子,出家苦行六年已后,木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成劣应身。”此外,据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所举,劣应身乃大乘“胜应身”之对称,其本非劣。又小乘教以释尊亦为实业所生之身,故称劣应身。(参阅“三身”555、“应身”6432) p22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五种药。诸经所举不同,五分律卷五举出生酥(梵 navanīta)、熟酥(梵 sappi)、油(梵 tela)、蜜(梵 madhu...【信】 p0869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若卽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而起故,名为信。 二解 如八种断行中说。 三...(杂语)Koṭi,又作俱利。数名,译言百万。慧琳音义十九曰:拘利,梵语也,即诸经云俱知也。数法名,此当百万。...亦名:新衣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不染坏;四、着。即犯。”(戒疏...Ding 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等。小乘...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即: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1064~1117)北宋曹洞宗僧。俗姓贾,剑州(四川)梓潼人。幼向正道,长勤参访,遍参真如慕喆、真净克文、大洪法恩...四十二章经,谓人有过不悔,罪来趣身,如水归海,悔过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 大集经,喻悔如百年垢衣,一...子题:地狱偈、饿鬼偈、畜生偈、修罗偈、同舟 羯磨疏·忏六聚法篇:“故论说言:‘地狱中阴身,犹如镕铁聚,热恼烧...禅林用语。(一)蒺藜为一种药草,蔓生,果实有锐刺五对。铁蒺藜,即以铁作蒺藜果之形,用为防敌之武器,转用以比喻禅...(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喜欢攀缘,得到了什么?我们无量劫来,感受到处活动,得到了什...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在适逢释迦佛出世,听法者都获得正道。他的国家富裕,人民昌盛...这是一片广袤的田野,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为了灌溉庄稼,农人们在这里挖了两条河,一条小点,一条大点。这条大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我是讲经、诵经,我说念佛的不好,我就是谤念佛的,这就是谤法...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才能从容面对,才能微笑着迎接人生中的所有挑战! 一直在告...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修行的次第。都有修行次第的,哪部经里都有。...何谓佛教徒呢?佛教徒的真义应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人是真正不愿意随业飘流的人。有一句话:随缘,常常被人误用、...
劣应身
【佛光大辞典】
上篇:劣慧 | 下篇:匡仁 |
【五法】 p0251 显扬六卷一页云:论曰: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相者:若略说;谓...
五药
信
拘利
着新衣戒犯缘
定 (samadhi)
一心约教有异
子淳
悔过
四趣偈
铁蒺藜
思惟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别让理想毁了人生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